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以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时间:2025-03-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明海英 通讯员易梦丹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易梦丹)3月27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湖北“支点建设”系列研讨会第一场:“打造联动支点 加快建设区域融通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徐艳国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北星主持。

徐艳国提出,要把支点建设的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要加强区域联动研究,围绕湖北打造联动支点的目标,争做中部地区崛起研究的联动支点。要加强对联动本身的研究,以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傅智能提出,联动支点建设路径应突出差异化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突出互补性合作,提倡携手共赢。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游艾青表示,要强化新时代“鱼米之乡”的科技支撑,切实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湖北应借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契机,主动承担全国协调发展脊梁功能,以支点建设为使命,在理顺政府与社会关系,深化科技产业、产业创新跨区域融合发展,改革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所长陆小成表示,京津冀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产业对接联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交通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做法和积累的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湖北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方亚飞表示,湖北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总体目标,做好稳粮、兴业、强县、富民、改革等5篇大文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海涛表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需要城乡“双轮驱动”与“双向奔赴”。通过数字基建赋能、生态价值转化、产业飞地升级、人才双栖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及文化资本化等路径,破解现实痛点。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彭玮认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逻辑是重塑新型工农关系和新型城乡关系,现实逻辑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融合发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汤鹏飞认为,要借势发力、竞合共融、精准突破,探索跨行政区合作新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