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黄峥嵘:以“三融”为抓手深度对接粤港澳

时间:2019-07-2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黄峥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资兴市充分利用毗邻广东和位于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区域优势,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突出产业融合、人才融通、消费融入“三融”抓手,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争当“一带一部”县域经济排头兵。

推进产业融合,争当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

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扎实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一是建强园区平台,夯实承接基础。资兴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园区,已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并建成大数据产业园、硅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园。今后要以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和千亿园区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推进产业错位集群发展。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健全园区税收增长、工作实绩与干部考核评价、绩效奖励相一致的考核机制。二是精准招商选资,加强产业承接。紧紧围绕资兴大数据、硅材料、新能源、文化旅游、特色农业等八大优势产业,向大湾区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不断“建链、补链、强链”。积极举办招商节会活动,发挥资兴在广东异地商会作用,广推资兴资源及政策优势,引进一批产业关联性大、带动力强的上下游项目。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投资洼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湖南、郴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抓好减税降费、融资解困等惠企新政落地落实,切实在用工、用电、用地等方面减轻企业负担。持续推进“放管服”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有效破解“一次办结”改革的堵点、痛点。

推进人才融通,构建人才双向流动示范区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技术红利的“溢出效应”,引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人才,输出一批劳务人才,推进人才双向流动。一是引进专才。主动参与粤港澳区域人才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企业高校行”、事业单位“名校优生”工程等专项引才活动。建立健全人才合理流动与奖励评价机制,吸引粤港澳大湾区专业人才来资兴干事创业。今年,我市出台《优秀人才评选奖励办法》,重奖了一批“领军人才”和“优秀人才”,营造了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二是用好高才。目前,资兴已建立2个院士工作站,有130名知名专家、教授进入资兴人才库。今后,要充分用好这些高端人才,引导、鼓励各企事业单位与粤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作,推动“人才共享”“共同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重视育才。全力打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升级版,采取“订单式”“委托代培”“公司+学校”等培训模式,培养造就一批现代新型产业工人。实施“新资兴人计划”, 加强创业全程帮扶服务,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人士等重点群体自主创业。

推进消费融入,共享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

充分依托资兴优良生态资源,力推资兴优质农旅产品融入大湾区消费。一方面,建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给地。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供应标准,集中打造“东江鱼”“东江湖蜜橘”“东江湖茶”和“东江湖菜”等区域农产品品牌。建立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销市场信息数据库,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到粤港澳地区开拓市场,鼓励规模以上生产基地与粤港澳市场“场地挂钩”,构建东江湖优质农副产品直销区,实现产销对接。另一方面,建优粤港澳大湾区旅游重要目的地。持续抓好东江湖5A景区提质发展,培育环东江湖(非限制区)房车露营、通航旅游、体育旅游、影视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举办郴州(资兴)民宿高峰论坛、乡村旅游节等主题活动,在香港地铁、观光巴士投放东江湖旅游广告,携手粤港澳高等院校、行业商会、职工总会等社团组织,共同营销资兴旅游,构建泛东江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作者系中共资兴市委书记)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7月27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