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抢救保护 整体创造
——从桂林谈零陵古城建设
桂林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知名旅游城市。零陵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古城,为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正在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镇化进程中,桂林、零陵同样面临保护与建设的矛盾。桂林的扩城,将在临桂再造一个桂林,在市内已将漓江、桃花江与榕湖、杉湖、桂湖与木龙湖进行了沟通,构成桂林环城水系,彰显山水城市的特色。零陵古城几十年重在旧城改造,1997年,永州市委、市政府搬迁至冷水滩后,着手扩城、连城,在河西建工业园。2015年7月10日,“零陵古城”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开发项目在北京与伟光汇通集团签约,总投资70亿元,古城建设即将翻开新的一页。“零陵古城”项目如何借鉴桂林的经验,如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相吻合,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值得重视、研究。
一、始于起步——规划的科学制订与实施
坚持规划为先的理念,不断延续古城历史文脉,这是古城建设的首要任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良镛院士曾参与桂林中心区规划设计,为解决古城保护与建设的矛盾奠定了基础。从2004年开始,永州市专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名城保护规划,2007年9月,第一版《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通过省政府审批实施。2011年再次委托中规院启动了《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湖南省政府于2014年2月正式审批了该项规划的修编成果。省政府批复要求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保护方针,统筹处理好历史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加强对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的保护整治与合理利用。要按照《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内容、措施和要求,保护好古城潇湘交汇、环以群山宛如“永”字型的山环水抱的自然山水格局和历史风貌,以及柳子庙、文庙、武庙等文物保护单位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江永女书、祁阳小调、瑶族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保护对象是以零陵古城为主,“非遗”涉及永州全境。正在启动的“零陵古城”项目,必须与《保护规划》进行衔接,在不违反《保护规划》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补充、完善,继承古城传统,突出古城特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保护规划》的制订与实施,均存在一些遗憾及不足之处。
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城的核心。《保护规划》中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为柳子街、解放南路(后更名为正大街南路)、老埠头三条。2015年4月,柳子街已公布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为湖南唯一。正大街南路、老埠头还存在较大差距。前者历史建筑保存不够,未将保留有张浚故居的文星街纳入保护范围,后者规模太小,没有将河东老埠头(潇湘古镇)纳入保护范围。零陵山水好,生态美,从香零山乘船沿潇水穿越而过,经迥龙塔、蘋岛到老埠头,风光秀美,而且众多历史古迹散布其间,一边是柳子街,一边是正大街、内河街、外河街等。吴良镛院士在听取零陵同志的汇报时建议说,永州这个地方有一条很好的水路,水路也可以看或街区。并题写了“零陵古城”条幅。故有专家建议,申报一条新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命名为“潇水河埠历史文化街区”,将大西门、内河街、外河街、老埠头(西东)纳入,修缮、恢复沿岸古码头。在规划“零陵古城”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如何借“潇湘”这种特殊的风景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结合做文章,为山水绿城添光增彩。对“零陵古城”的具体项目,应逐个因地制宜编写具体方案,广泛征求意见,经科学论证后实施。
二、贯彻原则——抢救与保护
鉴于零陵古城文物古迹遭受破坏较为严重的状况,笔者在2004年写过《抢救保护文化永州——以柳宗元笔下的景点景观为中心》一文。十年过去了,现在情况虽有所好转,但仍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先以东山为例,东山是一座文化之山,是古城的重要地理坐标。“东山景区”项目实施四、五年来,主要是拆,连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第一次县农民协会代表大会会址(普爱医院旧址)也被拆毁。东门的两座城门,系宋、明两代修筑,是古城七座城门唯一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但摇摇欲坠,处境堪忧。群众强烈呼吁进行抢救,市领导虽有批示,至今未见动工。唯一动工的是武庙修复工程。武庙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依山势而建,座东朝西,五级平台,五进规模。现存武庙为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仅存正殿、殿前抱厦、五龙丹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程依据考古发掘线索,拟恢复明代五进规模,从新建的一栋庙宇来看,与正殿相比,相形见绌。再以《永州八记》遗址为例。《八记》遗址保存基本完好,这是山水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是“永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特色与价值的遗产”,“与众多的文物古迹,形成古城零陵最具魅力的两大亮点。”现状如何呢?愚溪北岸的西山脚下修建了一幢幢的住宅楼。石涧、石渠垃圾成堆,特别是养殖场的污水排放至石涧流入潇水。袁家渴因修南津渡水电站大坝时保留了部分景观,在关刀洲一口池塘里,近十余年来,美石浸泡在猪粪水中,臭气熏天。此外,破烂不堪的潇湘庙(清代),大西门三层全木结构的危房,以及修建防洪堤时遭毁坏的太平门、大西门等处的亲水码头等,亟待抢修。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柴焕波研究员自2008年起一直关注《永州八记》遗址,多次深入《八记》原址眼线及周边进行广泛考察。2012年9月中旬,柴带队入驻零陵,正式启动了对柳宗元《八记》《八愚》遗址科学考证,调查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对《八记》遗址群进行了实地考证,对尚存争议的西山、钴鉧潭、西小丘、小石潭及柳文中的“八愚”地点提出了己见。并在2013年5月10日《中国文物报》刊发了署名长文《永州山水千古颂 柳子遗址何处寻——柳宗元<永州八记>遗址群考察报告》。并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名义提交了《关于“柳宗元<永州八记>原址大遗址保护”的建议》,认为“柳宗元《永州八记》原址是一处历史性自然景观,是零陵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遗址蕴藏着极为稀有的资源价值。”重点就《八记》原址大遗址保护区的范围、内涵做了界定,对《八记》原址大遗址保护和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建议。针对遗址的景观遭到很大破坏的现状,指出“如果不采取坚决的保护措施的,不要多久,《八记》遗址这一零陵文化的核心资源,将会消失殆尽。”呼吁“尽快出台相关保护规划,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八记》遗址的安全,显得尤为急迫。”建议“制定大遗址保护区进行整体保护,在保护区内不得改变、破坏自然、历史风貌,不得进行房地产开发,对保护区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都要依法控制。”这是很有远见的。文物古迹和历史环境是不可再生的,柳子文本中的“山水原貌”属于生态文明,也是不可复制的。因此,保护是第一位的。
柳宗元笔下风光俊美的石角山虽是“文保”单位,但因开山取石和修建日升大道而基本毁坏,更因房地产开发而雪上加霜,自然环境破坏殆尽。教训是深刻的。2013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城市建设水平,是城市生命力所在。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据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2月25日,他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一原则对全国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实用的,“零陵古城”项目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在文物保护上,既要对古建筑、摩崖石刻、名人故居进行保护,也要对山水人文景观、遗址进行保护,而往往对后者重视不够。在项目开发时,要防止大拆大建,一轰而上,用钢筋水泥大量兴建仿古建筑。岳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岳阳楼也保护得不错,但是前几年将原来的历史街区都拆了,请清华大学教授设计并修建了仿古建筑群,这一本末倒置的行为得到了国家的黄牌警告。这一教训应引以为戒。
三、实施方针——整体创造
梁思成教授是中国文物保护的始作俑者,功不可没。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在蓟县发现了千年国宝观音阁及山门,呼吁积极保护、修缮。并在《蓟县独乐寺山门考》中指出:“古建筑复原问题,已成建筑考古学中一大争点,在意大利教育部中,至今尚为悬案;而愚见则以保存现状为保存古建筑之最良方法,复原部分,非有绝对把握,不宜轻易施行。”新中国成立后,他强调对文物要延年益寿,不要返老还童;要整旧如旧,不要整饰一新。这一观点曾成为文物保护的重要指导方针,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作为文物的古建筑,由于是砖木结构,不可能永久保存,需及时维修,而施工所用材料及工艺,直接关系建筑质量。同时也不断发生一些新情况,使文物遭受毁坏及影响。如天灾人祸。在古代,文物主要毁于战火,在现代,损坏文物的地震、火灾时有发生。永济普救寺殿阁、僧舍等因大地震毁坏,仅存舍利砖塔(茑茑塔),1986年按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方案重建,质量不错。零陵蘋洲书院按有关文物专家的意见复建,尽管用了青砖灰瓦,但木柱用钢筋水泥砌成,且规模有所扩大,不尽人意。特别是因大规模开发房地产,历史建筑的破坏时有发生,有的虽然保留了孤立的文物,但文物所依存的环境受到破坏,支零破碎的文物淹没在高楼大厦的汪洋大海之中。还有因旅游发展需要,大肆兴修仿古建筑,粗制滥造,没有任何历史文化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桂林虞山公园的庙宇建设。虞山公园位于桂林城北,因虞山、虞帝庙而得名。相传虞帝南巡曾到这里,秦人立碑纪念,后在虞山下建庙,唐代时名声远扬,古往今来祭祀虞帝者络绎不绝。现存古代碑刻65件,其中以唐代韩云卿撰文,韩秀石手书、李阳冰纂刻的《舜庙碑》和宋代朱熹的《靖江府新作虞帝庙》等最珍贵。虞帝庙因战乱屡毁屡建,如今在遗址上又重建了虞帝庙,规模有所扩大,为正殿;东西两边新修了配殿,供奉二妃娥皇、女英。建筑质量较好,设计也符合情理和审美趣味。在永州柳子庙,古代也曾供奉柳子娘娘。
面对新形势,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随之应采取新的方针与措施。一种是数字化手段。教学化是指某个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产品的各个环节都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对文化遗产采用虚拟现实、虚拟物体来展示景观。目前,关于北京圆明圆遗址的保护存在激烈的争论。早在2000年,就决定建立“圆明园遗产公园”,既保留被英法联军烧毁的遗迹,又恢复昔日圆明园山水风景布局。本着“宜少不宜多”的原则,恢复少量功能需要的亭、台、轩、榭、值房等古建筑,总量控制在古建筑遗址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以内。2014年3月29日,在圆明园研究会暨凤凰城市“中国古都现代化论坛”系列沙龙活动的第一期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郭旃发表了《任何文化遗产离开了真实性就不是遗产》的讲话。他认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一个趋势。“背景环境中的古迹遗产——城镇面貌和自然景观变化下的文化遗产保护”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他强调“任何的遗产如果离开了真实性就不再是遗产了,我们现在不管研究的多成功,毕竟是现代的东西,所以真实性的问题是很大的问题。”对于保护与管理,他指出“一种展览是让具备一定的历史考古知识和常识的人去欣赏,只是把遗址做一个简单的防护,像圆明园这种地面还有残存的,把它清理的非常好。”“另外一种就是按照我们现在的研究成果去把它做复原,甚至做出很多现代化的对比。任何的遗产如果离开了真实性就不再是遗产了。”显然,他是不主张复原的。最后说“我觉得今天来看,数字化的东西做的非常好,为我们研究和展示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而且对我们的遗址没有任何的损害。”令人遗憾的是,专家的意见未能阻止仿建圆明园的步伐。2015年5月10日,在浙江东阳市横店镇1:1仿建的“圆明新园”正式开园。占地6200多亩,耗资300亿元,分100个园区,由春苑、夏苑、秋苑、冬苑四个板块组成。首期开放的是“春苑”,其拥有45个相对独立的园区,是四个板块中最大的。作为旅游景点建设,“圆明新园”似乎无可非议,但异地克隆“圆明园”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历史意义?特别是其建筑质量及艺术水准如何,是否用钢筋水泥做为替代品,令人怀疑。对于零陵古城来说,要想恢复古代的面貌,已无可能,也无必要。可以采取数字化手段,恢复零陵古城风貌,汉、唐、宋、明、清的变迁,以清代为重点,古城墙、七座城门、晒阳岩、华严岩、府学宫、钟楼、鼓楼、镇永楼、柳岩、石角山、南池、司马塘、万石山等均可演示。
吴良镛院士曾是梁思成的弟子与同事,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保护北京古建筑的“遭遇战”,后参与了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广西桂林中心区规划,主持完成了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获联合国人居奖),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政策转变,为达成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为2007年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写》一文中针对“建设与保护的矛盾仍然存在,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八字方针。他说:“本文特提出‘积极保护’的观念,即将遗产保护与建设发展统一起来,不仅保护遗产、文物建筑本身,保持其生态、环境与风格,在周围确定缓冲区、保护区,而且对保护区发展中的新建筑,必须使它遵从建设的新秩序,即在体量、高度、造型等方面要尊重历史遗产所在环境的文脉,要尊重文化遗产所在主体的情况,以烘托文化遗产,加强原有文化环境特色。”这是对梁思成文物保护观念的继承与发展,“积极保护”是对于“单纯保护”而提出来的,“整体创造”这是“强调一个文物环境的整体秩序的延续”,以产生“新旧交辉”的境界。吴老并非一概反对复建,并举历史上兰亭、武汉黄鹤楼“假古董”变“真古董”的两个例子,以及南京阅江楼、故宫福宫之复建亦属成功之作。“所以,证诸中国历史,只要遗址犹在,设计者考据周详,设计严谨,不胡作非为,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创造被后代喜爱的地标。”这对“零陵古城”项目的实施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应加以琢磨、消化吸收。
据了解,“零陵古城”项目将以宋代湘南建筑为隐形骨架,以明清建筑为主体形态、以潇湘永州文化为灵魂,打造集生态文化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市井文化消费、主题游乐互助、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园区和5A级历史文化旅游和国际旅游度假古城。项目总用地约1480亩,建设期限为6年,总投资70亿元。项目重点在河西。“零陵古城”项目应借鉴桂林的经验,以吴老的“积极保护,整体创造”为指导思想,在总体规划上将停滞不前的东山景区一并考虑,并与《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相衔接,统筹布局。对于河西的建设构思,应突出柳文化,以柳子4A景区为基础,立足于保护、烘托柳子庙、朝阳岩两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永州八记》遗址。在此前提下,首先清理《八记》遗址周围的垃圾、污水,拆除不协调建筑,在愚溪不要搞画蛇添足之笔,如用水泥堆砌假山等,可以恢复柳宗元故居——柳子草堂,精心构筑“八愚”胜景,应为唐代风格。柳子街尚存的少量现代建筑,尽可能改建为明清风格的建筑。朝阳岩为天然石灰岩溶洞,保存了唐以来各个朝代的石刻150余方,既是文学史章,又是艺术宝库。朝阳岩面积虽宽,但不宜搞房地产,更不宜搞大型娱乐场所,千方百计应保留这块神圣的绿地。朝阳岩风光秀丽,又与元结、柳宗元有关,可以增加相关的文化设施,如碑廊亭榭。柳宗元对于人工开发和建设,提出过“因其地,全其天,逸其人”的重要原则,一是依照地形地势,进行适当的人工创造;二是尽可能保全其天然,不要破坏本有景观的意境;三是安乐其民,不因风景建设投入过多人力,而疲极人民。这是很有见地的。桂林沟通两江四湖,构成城市中心最优美的环城风景带,这不妨看成子厚观点的完美体现,也是“整体创造”的成功范例。
范成大诗:“一水弯环罗阔带,千古零陵擅风月”。希望“零陵古城”项目立足保护古城文化遗产,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搞好景区配套建设,为山水绿城锦上添花,让永州历史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D].2014-02.
[2]柴焕波.永州山水千古颂 柳子遗址何处寻[N].北京:中国文物报,2013-05-10.
[3]梁思成.蓟县独乐寺山门考[j].营造学社汇刊3卷2期,1932(6).
[4]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CPS. People.com.cn,2013-12-13.
[5]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的讲话[EB/OLJ.http://cpc.people. com.cn,2014-02-25.
[6]郭旃.任何文化遗产离开了真实性就不是遗产[j].凤凰城市,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