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周孟亮:强化金融服务巩固脱贫成效

时间:2020-03-2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周孟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小额信贷对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坚持。

近年来,金融扶贫作为湖南脱贫攻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以及贫困群众就业就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3月初我省已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任务已全面完成,除了还有19.9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确保贫困退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当前须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强化我省金融扶贫服务。

疫情对于面向脱贫攻坚的金融服务可能产生多方面影响:贫困户征信记录受损。由于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受阻,农产品无法售出或者出售成本大大增加,一些贫困户收入下降,难以按时偿还扶贫小额信贷,影响其征信记录;扶贫企业难以及时偿还贷款或者获取贷款更加困难。“金融机构+扶贫经济组织+农户”是我省金融扶贫的重要模式,受疫情影响,一些扶贫经济组织不能正常开工运营或者产品不能正常销售,经营效益下降,难以及时偿还银行贷款,一些计划中的贷款需求也难以得到有效满足;金融机构扶贫业务受阻。因银行账面逾期还款增加,相关担保机构、保险公司不得不承担代偿义务或者理赔服务。

为努力克服疫情对我省金融扶贫的影响、有效巩固脱贫成效,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通过创新方式为贫困户提供支付、结算、存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暂停相关纸质资料现场报送,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力度,引导贫困户优先使用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办理金融业务。目前我省6923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已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应充分利用“金融扶贫服务站+助农取款+电商服务”模式,就近为贫困户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并实行专人专项对接。

为贫困户和扶贫企业开放绿色信贷通道。进一步完善我省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根据疫情实际影响程度,对于还款困难的贫困户适度延长贷款期限,适度降低延期贷款利率并继续实施财政贴息,因此产生的贷款逾期或者违约尽可能不纳入农户失信记录。对于确有合理贷款需求的扶贫企业,银行应开放金融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简化业务流程,尽快使其获得贷款。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扶贫企业,银行应主动联系给予展期、续贷,缓解其还款付息压力,而不是盲目抽贷、断贷甚至压贷。另外,银行应根据当前实际需求,向农户、扶贫企业投放主要用于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的专项贷款。

农业担保、保险公司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开展金融扶贫提供有力支撑。各级农业担保公司应通过数字化升级,与合作银行实现系统业务对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农业担保服务,确保已审批项目的放款和后续贷款以及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春耕生产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农业保险公司应利用互联网渠道优先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贫困户或扶贫企业出险进行理赔,并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应积极运用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合理增加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并积极探索农业保险与农业贷款的有机融合,以保障贫困农户稳定增收。

金融监管、服务部门应密切配合,强化金融扶贫指导。中国人民银行湖南分支机构应尽快摸准贫困人口资金需求,组织辖内金融机构精准落实疫情专项再贷款资金,并适当提高对贫困人口、扶贫企业疫情期间所产生逾期贷款的容忍度,对于有充分证据证明是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逾期,应视为不可抗力,落实授信“尽职免责”政策。应充分利用村委会、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加强与扶贫企业和贫困户的沟通,了解其金融服务需求,以便金融机构提前做好疫情后金融需求预案。还要做好没有到期的扶贫小额信贷使用宣传与跟踪服务,强化监测、防范金融风险。适当放松启动风险补偿条件,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者可申请按程序启动风险补偿金。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3月19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