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屈贞: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助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0-10-1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屈贞

医养结合是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随着高龄、病残、空巢老人数量快速增加,老人的医养需求问题将日益凸显。鉴于此,立足当前实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加快统筹相关政策制度体系,探索建立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加快形成体系完备、规则合意、执行有效的制度框架,对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集成和创新医养结合制度内容体系,坚实制度建设根本。一要创新制度设计理念。当前政府要着力做好制度形式与制度内容的双重创新,实现由目前分散制度向多层次法律制度体系的转变。同时,政府现阶段应聚焦于“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将需要长期照料护理的(半)失能、(半)失智老人作为政府着力的重点。二要注重制度内容的系统完整和无缝对接。实现医养结合制度、医疗保险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内容体系的有机统一、互相衔接与互动支撑。三要注重制度内容的清晰精准。“十二五”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度,但更多以发展方向与价值取向的阐述为主,比较原则和模糊,难以落地,这就需要在制度内容中进一步明晰利益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厘定合作边界、完善利益分配。在纵向上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的权责内容及其边界,确保资源配置总量合理充分且分配公平;在横向上明确跨部门合作的组织形式、职权配置、资源配置等内容,为协同执行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制度执行机制,扎实制度运行关键。一要健全纵横衔接的运行机制。建议以纵向层面的高位推动和中间层级的沟通协调,化解政策制度执行中的失真问题,以横向层面的高位推动和以合作、信任、整合等为基石的多属性治理,化解体制中的系统分离和条块分割,实现医养结合政策执行中纵横衔接与有效协同。二要健全激励机制。政府需要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医养机构、医养护服务人员、老人及其家属等各参与主体的取向偏好和利益诉求,对多方参与者同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相容性地合理激励,激发各参与主体合作共赢的内生动能。三要健全监督与问责机制。既要对医养结合政策制度执行全程进行涵盖党内、人大、政协、行政、司法、社会等多种监督形式的系统监督,也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多环节监督,通过发挥监督合力保障制度运行效能。要加大对医养结合政策制度执行主体的问责力度,将跨部门协作纳入涉老职能部门的责任清单当中,对于在推进医养结合事务中不予合作或消极推诿的行为,应当建立起明确而有效的责任倒查机制和问责机制。

优化制度执行环境,夯实制度运行基础。要注重培育制度意识,维护制度权威。通过大力宣传制度治国思想,在全社会普遍塑造制度意识、制度观念和制度权威,把制度治国理念厚植人心。要重视舆论环境营造和“价值共识”的凝聚。要广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健康养老观、积极养老观,宣传医养结合政策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目的以及与他们自身利益间的密切联系,引领制度相关者形成对政策制度的共同理解;街道、社区可以通过张贴海报、发放宣传黄页、定期组织政策制度宣讲会、加大入户宣传等方式,厚植医养结合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还要选优配强制度执行队伍,提升制度执行素养,创新制度执行方式,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制度效能。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10月1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