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湖南作为国家重要制造业中心,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装备制造业已成万亿产业,其中电工电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重型矿山机械等子产业已过千亿。但制造业在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控制力、产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推进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招”。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先进制造业专业化延伸。
实施智能匹配和精准对接模式。应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提升信息服务的数据监测、分析能力,动态排摸制造业重点企业,深入梳理各类问题清单,编制重点产业链培育方案和图谱。着重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环保设备等传统优势制造业领域,以及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新兴制造业领域精准发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匹配程度。
打造全链条式服务模式。鼓励我省制造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在产业全链条上搭建各类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布局一批激光加工中心、模具中心、技术检测中心,重视研发与设计、信息技术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性服务,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构建共建共享模式。引导信息、资本、技术等要素向生产性服务业流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流程创新与制造业科技创新相结合。突破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关键技术,积极打造国际制造业物流中心、区域制造业金融交易和后台服务中心等,推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一体化运作和专业化提升。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先进制造业价值链高端延伸。
着力培育生态主导型服务网络。引导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专注细分领域,整合“政产学研金服用”科技创新体系全要素资源,完善海外创新服务平台布局,加快知名工业设计服务机构落地湖南。培育形成涵盖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制造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主导型服务网络,加速我省智能化工程机械、先进矿山及冶金装备产业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创新资源汇聚和服务流动。
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一流企业。为做精、做专、做优产业链关键零部件产品,以世界知名制造业服务机构为标杆,重点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服务企业,助推我省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无人运载设备、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精密制造等创新发展基础较好的制造业企业发展。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改革完善竞争机制,降低金融、会计、法律咨询、培训、物流等行业的资本准入门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有效供给,重点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产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通过“新基建”推进数字化应用。以加速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为契机,着力增强软件开发、IC设计等信息服务的基础支撑能力,激活制造业数字化改革需求,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强化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科技融合,重点研发智能虚拟环境、智能感知、数字内容生产等关键技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应用。
强化智能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布局无人作业智慧工程、新型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网联汽车等应用场景建设,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对接需求单位,为制造业新技术体系、新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其他技术服务等提供应用示范机会,加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教师,湖南省科技战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