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李礼: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时间:2020-12-16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李礼 刘岢欣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娄底涟源市“屋场会”实践的调研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旨归。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涟源市“以群众说事、屋场共治”为特点的“屋场会”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创新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打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了重要启示。

党建引领,坚持党群共治。在社会治理实践过程中,涟源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坚持“思想引领、作风引领、素质引领、目标引领、方法引领、典型引领”六项并行;坚持乡镇党委牵头、党支部当堡垒、党小组架支点、党员树旗帜,充分发挥党员在“屋场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支部包村、党小组包屋场、党员包户”的模式,实现干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邻里、乡贤带动群众。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涟源市开展了领导干部联村、党员干部联网格、村党组织成员联屋场、党员联户的“四联”活动,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好“四员”职责,即党员干部要充当政策法律宣讲员、意见建议征求员、文明新风引领员及矛盾诉求调解员,为正党风、优政风、带民风起到带头作用,推动形成“党员引导,依靠群众,源头预防,减少矛盾,依法治理,促进和谐”的新格局。

民主协商,创新治理方式。为切实解决脱贫攻坚中群众满意度不高的现实问题,涟源市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及良性互动,树立“社会本位、民本位、权利本位”的思想,全面推行“屋场会群众工作法”,采用“五定工作法”,即定主事、定议题、定议程、定会纪及定结果,真正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事群众定,以屋会友化难题,切实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理的新格局。

公众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涟源市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加强基层自治力度,形成政府治理、社会调节、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采用村民大会、村民小组会及屋场会等方式来达到传政策、听民声、会民意、排民忧、解民难的目的;群策群力化解社会治理难题的同时,培养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培育提升群众的自治能力。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带头参与屋场会,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五老一新”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退休工人和新乡贤为代表,率先投入到基层公共事务的治理中。涟源社会治理实现从“单一防治”到“群防群治”,从“单一调解”到“多元化解”的转变,取得了“三上三下”的成效:即群众纠纷调处满意度上升,矛盾纠纷化解办结时长下降;调解结案率上升,民商事立案诉讼下降;群众参与社会治理上升,社会治安发案率下降。

科技支撑,打造智慧屋场。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工具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作用,涟源市重点打造的“智慧屋场”项目,依托屋场会APP等管理平台,对屋场会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整合与筛选,在静态管理基础上引入动态趋势分析,在决策判断、调度指挥、监督考核等阶段也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与智慧支撑,线上平台与智慧服务实现跨空间、跨时间的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的联动与协调,市司法厅的法律咨询、法律解释及法律调解等法律线上服务初具成效,以信息化、数字化、便利化、高效化来实现数据多跑路,民众少跑路,高度契合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教授;湖南省委党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12月15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