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以绿色发展引领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是湖南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湖南制造业绿色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稳固,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还存在绿色制造产业链缺失、工业园区管理粗放、绿色技术创新缺乏动力、能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环境管理与监督体系单一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湖南制造业须催生绿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走出高质量转型升级新路子。
推进绿色制造产业链体系建设,培育绿色发展新优势。截至今年8月,我省累计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48家、绿色园区4家、绿色设计产品1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3家企业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应持续推进制造业中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引导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带动制造业全产业链绿色升级;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深入推进湖南绿色制造体系创建计划,从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个方面,打造环保、低碳、循环的制造业产业链体系。
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区域制造业企业整体提升绿色发展能力。我省拥有各类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144家,工业园区是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的重要主体。为此,应加快出台以能源消耗设定工业园区项目招入门槛制度,严格控制高能耗制造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应积极引入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科学制订本园区节能优化综合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园区内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制造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探索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发展的有效模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应进一步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加快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提高绿色技术供给能力;鼓励拥有核心技术的大型制造业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将中小企业纳入绿色发展产业链,以促进绿色技术扩散;密切追踪国内外绿色关键技术发展动向,加快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在成本、设计、加工、包装、运输、回收、再制造等方面推动信息化建设,促进绿色制造发展;改善技术引进环境,构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示范区,鼓励国内外绿色技术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湖南设立绿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优化。应通过制定清洁能源发展规划、能源结构规划等推动用能结构调整,促进低碳化发展;加快淘汰传统制造业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积极开发并推广使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工艺,使整个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化;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建立合理、透明、有效的能源价格机制;加大对清洁能源发展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大力促进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制造业绿色发展质量和稳定性。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节能监察执法和节能诊断服务“双轮驱动”的工业节能管理机制,激发制造业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落实稽查、监督、评价等工作,全面提高环境监管执法效率;进一步完善财政、价格、税收、金融政策,持续释放绿色发展潜力;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建设,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市场前景等相关咨询,提供绿色制造认定和培训等服务,为绿色制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坚持“命令控制型”管制工具与“经济激励型”管制工具相结合,充分发挥环境管制效果。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MPAcc教育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