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傅华:深入践行“四力”要求 发扬调查研究“传家宝”

时间:2022-02-09 来源:《中国记者》 作者:傅华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新华社是党一手创办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深度调研始终是新华社的核心竞争力。自诞生之日起,新华社就在我们党直接领导下履行参考报道职能,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近年来“智库”建设也逐步成为新华社的独特优势,为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党中央得心应手、坚强有力的参谋助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新华社始终把总书记践行“四力”的系列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加强深度调研、锤炼调研本领作为忠实履职尽责的重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调研经验,推出了大批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住的传世力作,体现了国家通讯社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革,践行“四力”要求、加强深度调研是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重大命题。要大力继承弘扬做好深度调研的看家本领,锤炼作风、提升能力,努力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更好地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镇职责,在服务党治国理政中再立新功。

一、提高政治站位,忠实履职尽责,回答好“为何调研”的问题

回答好“为何调研”的问题,就要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明晰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并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讲话《谈谈调查研究》中强调指出:“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新华社又该如何认识调查研究?我以为要从以下方面把握:一要从提升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治国理政能力角度认识。调查研究是服务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事,能不能做好调查研究,关乎能不能反映真情况、直陈真问题、提出真见解,关乎能不能发挥好新华社“思想库”“智囊团”“参谋部”作用。要聚焦核心、提高站位,从“服务中央、服务核心”的高度,站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立场调查研究,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贯穿到调查研究各个过程、各个环节、各个主题,一分钟也不能站在党的队伍之外,一分钟也不能偏离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分钟也不能离开党中央的视野。二要从弘扬新华社优良传统、提升核心竞争能力角度认识。新华社建社90年以来,涌现出大批调研大家和传世之作。可以自信地说,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已经融入新华社记者的血液和骨髓中,已经成为新华社闪亮的“金字招牌”,是新华社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宝”。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革命时期,无论是改革开放时期,还是新时代新阶段,新华社记者都非常重视下乡采访,始终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改革开放初期,新华社记者冯森龄曾在陕北访农户、走地头,写了五篇《延安调查》,真实全面介绍了改革开放初期延安的真实状况,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推动作用。新华社首届十佳记者之一的吴复民同志,以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国有企业报道,深入基层、潜心研究,采写了《领导干部要敢于破解难题》等知名稿件和百余篇(组)调查报告,产生良好效果。三要从增强新华社移动互联网时代引导力影响力角度认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各种新技术新形式新应用层出不穷,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带来机遇,也带来许多新挑战、新问题。但无论时代怎么变、技术如何新,提升调研能力对媒体来讲始终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始终是主流媒体打造硬核内容、拓展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制胜法宝”。一方面,从创新规律的维度看,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技术等创新逻辑各有不同,以技术为例,其创新迭代具有长周期、爆发性等特征,有的媒体短期内研发出“独门绝技”能“独领风骚”,但在技术大众化、普及化后,就很难再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从内容供给的维度看,面对当前泛内容生态存在的低质化、同质化等问题,唯有提高内容的含金量、含新量,才能真正起到净化内容生态的积极作用。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巩固调查研究优良传统作为“守正”重要工作,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根本路径,做大做强这个传家本领,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做到“江山代有才人出”“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增强大局意识,彰显国社品格,回答好“调研什么”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研究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方面问题,为我们回答“调研什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经验启示。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我们的调研报道一定是胸怀“国之大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而不是“打小算盘”“弄小智术”,一定是为党和人民服务,而不是围着某个企业、某个单位转。只有养成“政治家眼光”,贯彻总书记思想、领会党中央意图、把握新时代要求,能够准确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才能打造符合新华社定位、体现新华社优势的深度调查报道。

纵观90年发展历史,新华社调研报道在三个领域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一是国内重大历史事件报道方面,从抗日战争时期在战火硝烟中采写的《八路军展开百团精兵大战》,到抗美援朝时期忠实记录重要瞬间推出《开城前线停火情景》,从《苦聪人有了太阳》记录一个“原始部落”的“千年跨越”,到《在痛定思痛中浴火重生——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变警示录》跨越时空的深沉反思,新华社记者始终冲在前头、勇立潮头,以兼具新闻性和思想性的深度报道,挖掘、讲述党和国家历史上重大事件、重要瞬间蕴藏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二是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报道方面,从《棋盘陀上五壮士》到《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从《伟大的战士雷锋》到《大庆精神大庆人》,焦裕禄、吴吉昌、孔繁森、王顺友、黄大年、张富清……这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感天动地事迹的典型人物,无一不是新华社记者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和发现的。我们的老社长穆青,为了写好《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报道,在前期深入采访的基础上,七易其稿、反复修改,生动立体地还原展现了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品格,让这一伟大典型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丰碑。三是重大成就、重要主题以及推动改革报道方面,新华社记者记录着、书写着重大成就展现的伟大瞬间,思考着、揭示着重大主题蕴藏的伟大价值,同时也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跟踪推动着党和国家历史上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以《记者来信:实行“大包干” 农业大增产》为代表的系列报道,就是新华社记者持续跟踪调研,敏锐发现“大包干”重要举措释放重大信号后,推出的新闻力作,成为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顺利出台的重要驱动。此外,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发展时期,新华社参考报道始终坚持深调研、察实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近年来,新华社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在调查研究领域取得诸多新成绩、新亮点。面对新形势、新方位和新问题、新挑战,我以为做好调查研究报道还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揭示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奋斗成就经验,特别是浓墨重彩宣传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挖掘重大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思想逻辑,以精品力作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二是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画面,深入领会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精髓要义、人民情怀,就是要领会其本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思想,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全景展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新成就新面貌新收获,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三是展现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情况,履行好新华社“喉舌”“耳目”“智库”职责,围绕各地各部门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彻不彻底、到不到位,深入调研、扎实采访,及时展现经验举措,反映深层矛盾问题。近年来,新华社精心组织“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报道栏目,推出《“第一棒”跑得怎么样?——驻村第一书记奋战乡村振兴新征程观察》等系列独家原创的深度报道,全面展现了各地各部门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进展成效,受到媒体广泛采用和高度认可。四是为新时代奋斗者树碑立传,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英雄。要深入基层一线,挖掘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通过真实、立体、全面、生动的典型宣传,营造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浓郁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运用科学方法,强化辩证思维,回答好“怎么调研”的问题

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就是调研大家。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调查研究强调,“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做好调研报道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深入践行“四力”要求,只有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才有光、笔下才有神,这是我们做好调研报道的根本所在。

新华社在调查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64年,穆青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分社社长会上作了关于调查研究的报告,系统梳理了调查研究的态度、方法、内容等,为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以为做好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下方法:一是坚持科学思维,提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能力水平,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运动地而不是静止地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厘清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不久前,针对网上有关民营经济的负面舆论,新华社立即推出《把握时代大势 坚定发展信心——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述评》系列评论,报道不拘泥于就事论事,不停留在表层现象,而是通过深入采访民营企业家、法学专家和政府部门等多方信源,直指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本质,直面当前舆论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困惑背后的症结问题,回应舆论关切,有力引导舆论。二是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密切联系群众,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时代印记,用真心聆听百姓心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做到面对面、心贴心。新华社有个优良传统,就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人民群众做调查研究。从穆青“勿忘人民”的毕生追求和坚定信念,到郭超人深入四川省双流县农村调研采写《必须扫除唯心的阶级估量》,以及《农民治沙专家牛二旦》《政策牵动故乡情》《暴风骤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帜》等精品力作,无一不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调研的例证。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冷静客观公正地查实情说真话,避免先入为主和过度预判,坚持结论诞生在深入调研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之后,通过反复采访、深入求证,掌握一手鲜活素材,善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文献考证、科学实验等各类方法手段,发现新材料、展现新观点、提出新论断,做到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同时,还要追根本、理脉络、求确证,让调研报道有理可依、有迹可循,经得起琢磨、耐得住推敲。四是坚持夯基固本,大千世界纷纭复杂,经济社会瞬息万变,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学问。新闻舆论工作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报道领域分得细、门类多,从事专业对口报道的记者,如果没有经验储备、知识积累,即使到达现场也可能找不到题目、打不开话匣子,就不可能掌握细节、揭示真相。因此,要提升专业素养,积淀专业知识,培育专业眼光,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做到干一行钻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久前,新华社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推出一组五篇“习近平经济思想实践”系列述评,从“美”“实”“效”“协”“共”关键字解码中国经济实践,取得不俗传播效果。报道之所以受到国内外舆论积极关注,离不开报道团队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入学习领会,学习深一层、领会深一层,报道就更有深度、更有广度。五是坚持守正创新,以“内容+技术+灵感+美学”为导向,始终站在传媒变革的“入口处”、成为融合发展的“领军者”,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新手段,打破传统调研路径依赖、套路模式,在采集、加工、推广、互动等各环节谋求突破,既直抵现场、亲眼所见,又深入网上、掌握大数据,善于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分析,让大数据回归小数据,让纷繁复杂的数据回归规律性认识,实现从对当前事件的报道变为对历史瞬间的定格,从个别真实到整体真实,做到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有机统一。近期,新华社创新调查报道新样态,推出《卫星调查:美国城市陷入分裂》等系列报道,通过综合商业卫星影像、公开人口普查统计以及POI(地图信息点)等系列数据,形象展现了美国城市发展并未改变“种族割裂”顽疾,撕开“美国梦”虚伪面具,戳穿美国种族“大熔炉”谎言,揭露美国真实残酷一面和种族歧视顽疾凸显的制度弊端,彰显了新华社卫星新闻深入调研的创新优势。六是坚持锲而不舍,发现新闻事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特别是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和舆论监督报道,想要发掘真相、了解全貌,有的要艰难跋涉,有的要栉风沐雨,有的要突破私家领地,有的要突破层层阻挠,面对这些困难,只有做到直抵现场、挖地三尺,敢于突破、善于挖掘,不怕吃苦、甘于奉献,才能直抵本质、触达内核。在2021年河南洪涝灾害报道中,新华社记者勇挑重担、挺进现场,有的人持续坚守70多个小时不眠不休,有的忍受生病、挨饿、暴晒但依然未曾退缩,在大雨灾害面前充分展现出新华人的优良作风和过硬品格,推出的系列现场报道受到好评点赞。

四、强化效果导向,打造精品力作,回答好“效果如何”的问题

践行“四力”到不到位、调查研究深不深入,检验标准就是报道质量高不高、传播效果好不好。简而言之,就是要把调研成果转化为传播效果,实现调研报道传播力持续增值、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以为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在立意上高人一筹,提炼报道主题,跳出一般性认识,着力揭示事物本质、主流、趋势。2021年9月,新华社紧紧抓住美国总统拜登重新评估中美经贸协议,并确定下一步对华政策的“窗口期”,精心组织中美合作主题调研,推出《青山遮不住——从经贸科技动向看中美合作发展大势》系列报道,报道以政治站位提升思想立意,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等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梳理三年来中美之间经贸、科技等领域发展最新态势,以扎实数据和典型案例辩证分析了“脱钩”的反规律、逆科学,展现了中国在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事实,有力引导国内舆论、影响国外舆论。二是在文风上匠心独运,调查报道以“深”为贵,在立意思想、内容主题上力求深刻、深远。但需注意的是,越是深刻深厚的思想越要浅显易懂的表达,要求我们在叙事话语上必须处理好深与实、深与新、深与活的关系,用大白话讲好大道理、小故事反映大主题,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同时,调查报道涉及环节多、资料多,务必要做到证据权威充分,逻辑条理明晰,确保经得起核查,做到万无一失、让人信服。2021年12月,《瞭望》新闻周刊推出长篇通讯《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回响》等系列报道,以生动故事、典型细节和丰富场景,讲述了中共炎陵县委原书记黄诗燕、中共溆浦县委原书记蒙汉,从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到当地实现脱贫摘帽,始终战斗在一线,直至以身殉职的感人故事。系列报道既有新华社记者历时近3个月、行程近2000公里的“脚力”功夫,同样也有反复打磨、精雕细琢的“笔力”功底,体现了践行“四力”、深入调研的成果。三是在呈现上形式多样,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探索运用微视频、H5、图表新闻等新形式、新手段,展现好调研发现的事例、故事,做到有的放矢、精准传播,让深度报道也能“轻量传播”。2021年,新华社精心组织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道,将“移动端优先”理念贯穿到调查研究全过程。其中,针对当前多元多样终端平台,在发稿渠道上,兼顾传统线路和新媒体终端平台,在“新华社”官方微博持续开设话题;在产品形态上,突出融合呈现,力求3秒钟吸引用户、1分钟留住读者,从新媒体文案、微博话题到文、图、视频画面,直指生态环境治理痛点堵点,吸引用户点击阅读,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作者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党组副书记)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