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李婧瑗:以县域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婧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县域至关重要。县域是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阵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乡村振兴是涉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也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与县域高质量发展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具体而言,就是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充分发挥县域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区位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农村为基础的城乡发展格局,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中汇聚更多改革动力和创新活力,带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构建互助式产业体系,助推城乡产业联动发展。产业是强县富民之本,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应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步伐,做强工业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大中城市产业外溢及优质产业转移,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较高的经济效益、税收收益、就业能力使更多务工者共享发展成果。同时,发挥农业基础优势,在具备条件的乡村布局标准化原材料种养殖基地,为食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质量稳定、物美价优的初级农产品供给,为县域食品工业高质量产出提供根本保障。还应以智能制造技术、成熟产业模式、先进管理理念反哺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中后端延伸、向中高端迈进,发展更高层级、更高附加值的涉农产业,让广大农村居民能够就近创业就业、就近增收致富。

  打造县域人才“流转池”,营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人才是县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和决定性因素。长期以来,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年人的大量流失,其中不乏一批拥有高技术、高技能的域外本籍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发挥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比较优势,释放县域人才引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搭建返乡创业园、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平台,吸引域外本地技术骨干、大学生、乡贤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返乡就业创业,引入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对接本地优势产业。县级政府应挖掘人才潜力、解决堵点、畅通渠道,打造人才“流转池”,汇集青年人、招才引智人员、回归式返乡创业人才、本土知识人才和能工巧匠等人才储备,科学配置并灵活运用各类人力资源,引导优秀专业人才下沉至乡镇农村,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农村生产经营带头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统筹推进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文化在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在满足农民物质富足的同时实现精神富有。乡村汇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应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和道德规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文明程度。这就需要统一整合各种文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将同一县域范围内相互关联的典故、遗迹或文物等分散式乡村文化资源串联起来,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形成文化发展合力。同时,还应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时代新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坚决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在乡村振兴中维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净土”。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构建县域绿色发展生态圈。首先,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化转型,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其次,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清洁生产,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节约型生产模式,提高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广污水治理、秸秆还田、改良土壤技术。最后,充分保护县域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巩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持续开展垃圾革命、能源革命、厕所革命,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筑牢县域生态屏障。总而言之,加快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式,有助于建设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生产方式绿色低碳、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的县域生态圈。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形成共建共治组织体系。组织是乡村基层治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重点在于将县级组织与村级组织凝聚、贯通,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首先,着力构建县(市)委、基层党委和基层党支部三级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解决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等问题。其次,努力锻造一支有担当、善作为的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再次,鼓励县域社会组织向乡村延伸,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治理服务网络,将新型社会治理具体措施落实到农村基础网格,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最后,推广县域先进组织模式和组织经验,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与完善。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