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邝奕轩:大力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现代绿色农业

时间:2023-03-1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邝奕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食物营养健康、绿色无污染已成为消费者优先考虑的问题,也为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国务院近日批复的《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建设湖区绿色转型先行区,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这意味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现代绿色农业发展迈入新阶段,须在绿色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带动、要素配置、数智赋能、有效政策供给等方面瞄准关键点发力。

  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应加快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形成同洞庭湖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强耕地质量、土壤墒情、农业面源污染等基础性观测实验站(点)建设,大力推广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减化肥,推广水稻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提升耕地等级质量。二是以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为抓手,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创建一批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片区,推进农药减量化。三是推广低积累农作物替代种植、农田和水渠改造、稻渔综合种养等农艺调控措施,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四是根据水体承载力,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

  坚持龙头带动,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是一场深刻革命,须发挥龙头企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领航员”作用。一是支持龙头企业研发应用减排减损和节能装备,参与绿色农资示范田、生态循环农业、氨气等恶臭物质排放控制等项目,打造一批绿色低碳标杆企业。二是支持龙头企业担任“链主”,搭建绿色生产服务平台,通过基地建设、生产托管、订单合作等方式,提供绿色生产经营全程服务,带动集群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等深度融合,促进资源集聚共享。三是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坚持统筹管理,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核心是优化要素和资源配置。一是增加良田供给。坚决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禁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提升耕地质量。二是确保优质水资源供给。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确保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在合理范围之内,因地制宜选择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依托农技、林业特岗人员定向培养计划,积极培育新农人,鼓励农村创业青年、返乡创业人员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示范者、引领者;整合农业、乡村振兴、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展开体系化、专题性绿色创新技术应用培训。

  坚持“互联网+数智”赋能,优化农业生产管理。“互联网+”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要引擎,对农业具有“兼容”和“集聚”效应,应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一是建设服务洞庭湖区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云网融合新型基础设施,以“互联网+”系统改造湖区传统农业的生产设施、技术装备,重构从田间到餐桌的新流通体系;二是湖区应着力探索用好、用活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提升市场把握精准度,更好实现农产品加工供需匹配;三是依托智慧农业、“数字大米”等项目,引导农业加工企业构建“互联网+”集成信息系统,以互联网平台融合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各环节,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储藏、流通、销售全过程的科技创新整合,并从供给层面展开创新,优化生产策略,调整销售方向,及时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

  坚持政策引领,激发政策服务效能。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应加强政策引导、避免“市场失灵”,实现强制性制度供给和诱致性市场创新的良性互动。一是在产业转型方面,进一步探索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产业带、加工园区和特色小城镇集聚发展的政策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立足洞庭湖湿地资源禀赋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综合加工水平和农产品卫生质量;二是在财税支持方面,建立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投资基金,采用担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农业产品供给;三是在金融上,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优化扶持绿色农产品培育、加工、流通、仓储等环节的金融服务项目;四是在土地利用政策上,创新以城乡建设用地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办法,探索以股份制形式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兴办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企业。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