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李明贤: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湖南农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30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李明贤

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党关于生产力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湖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对标现代农业强省,湖南农业在生产效率、科技创新、高水平人才支撑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我省应在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创新上下大功夫,将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打造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内容。其一,支持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引进一流研发机构,强化产学研合作,针对国家战略急需、市场需求,开展种业重大科技联合攻关,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抢占核心种源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制高点,推动湖南建设全国杂交水稻创新引领区、生猪核心种源先导区、“三高两低”食用菜籽油品种研发优势区、果菜茶品种改良示范区、内陆特色水产种业试验区和“一带一路”种业国际合作交流基地等,推进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农业科技创新。其二,优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高效运营省南繁科研育种园,高标准建设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业产业园等,推进水产遗传育种中心、核心种公猪站、畜禽“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蔬菜现代化育种中心、茶树改良中心建设,推动湖南农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绿色化迭代升级。其三,依托现有农业高科技园区,加速培育壮大数字农业、生物饲料、疫苗、新型食品等农业新兴产业集群,逐步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湖南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70%,应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快攻克农机“卡脖子”技术,构建以湖南智能农机创新研发中心为主体,双峰县、汉寿县和郴州市苏仙区三个农机生产制造基地以及湘北、湘西农机装备产业集群为载体,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示范区、数字农业示范区为支撑的“一中心三基地三示范区”的农机产业发展格局,推进农机向制造智能化、产品智慧化、操作无人化方向发展;加强农机产品设计、生产、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聚焦农业千亿产业,开发专用农机,推动农机服务由粮油作物向农林牧渔业全面拓展;发挥湖南农机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作用,组建湖南智慧智能农机全产业链发展高端智囊团,支持在湘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农机学科建设、试验基地建设和科研领军人才培养。

  加快智慧农民培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求农民从体力农民、技能农民向智慧农民转化。为此,应引导农民成为职业农民,夯实智慧农民培养基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农业教育体制改革,革新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学内容,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设综合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形成引导农民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提升农业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新质生产力的能力。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契合的体制机制,是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为此,应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地管理制度,在更大程度上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的形成,深化“放管服”改革,保护农民权益,为新质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创造更好的场景和市场需求,激发农业经营主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良好营商环境,建设好高标准农田,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