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可为湖南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坚实能源保障。近年来,我省能源基础设施持续改善,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装机和消费比例结构逐步优化,能源装备、新能源和储能材料等产业规模和制造研发技术位居全国前列,已具备加快建立新型能源体系的基础条件。与此同时,我省煤、油、气等能源禀赋不足,火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比依然较高,能源供给和需求存在紧平衡,用电尖峰负荷、日用气量屡创历史新高,特别在气候风险、迎峰度夏(冬)等时期的能源保供压力较大,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加大能源基础设施更新力度,筑牢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石。一方面,抓住全国大规模设施更新契机,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等,分类型、有计划、稳步开展现有能源基础设施安全增效和节能降污设备改造。在能源生产端,加速现有高能耗、高排放能源基础设施折旧,淘汰落后的能源基础设施,对现有能源设备进行低能耗、低碳化、脱硫脱硝等技术改造;在能源输配端,逐步对现有系统开展智能升级,同时有计划地更新和扩容传统能源输配网络,增强能源输配网络可靠性;在能源消费终端,适应能源消费需求侧和合同管理趋势,不断提升能源消费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推进其安全使用改造。另一方面,适应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形势,前瞻、系统、有序地规划和建设新型能源基础设施。考虑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不可逆性强,可发挥REITs、ABS等长周期金融债券工具的投融资优势,提前布局和建设新型能源生产、存储加工、输配网络等设施。比如优化布局和新建超低排大容量支撑性煤电设备,提高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湘新增装机容量的比例;布局和建设新的能源存储设施,加大风光水储多能互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和完善“煤炭铁水集运”“气化湖南”“特高压两交三直”等能源交换枢纽工程;优化适应湖南气候、能源负荷峰谷差异变化的数字化能源调度与负荷控制系统、输配网络以及终端用能设施。
大幅提升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引领新型能源体系高端建设。加快能源产业传统技术升级迭代。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比例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存在的间歇性、波动性等问题给并网发电和输配电带来不稳定因素,导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应加大对传统化石能源开发和高效利用技术、新能源材料、稳定并网发电技术、储能材料和大规模存储技术的研发迭代,同时对能源调度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与灵活性技术改造,改善能源输配网络相对脆弱的局面。加大能源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在能源装备制造、大规模并网与消纳、循环利用、氢能等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积极攻关;发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等大型数字基础设施优势,加快数智技术、信息技术、绿色技术与能源技术在精准预测、实时互动和耦合互联等方面融合创新,在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发、输、配、储、售等环节拓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场景研发与应用。搭建能源产业联合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位于我省的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大规模储能技术装备及应用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建设一批能源行业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能源科研平台,激励在湘头部能源企业牵头并紧密联系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能源科技攻关项目,开展能源领域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
健全优化能源治理管理机制,保障新型能源体系协调运行。一方面,不断提高能源治理标准,以适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程。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集聚,加快形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配置效率优化和效益最大机制,理顺让不同能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多能互补投资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机制;针对湖南电力等能源价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象,推进全省能源价格改革走深走实,完善能源的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多级市场结构。 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能源管理水平,以满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对能源要素实行放管有机结合,既发挥市场在能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弥补能源市场失灵、稳定能源市场秩序方面作用;进一步完善能源生产、能源销售等环节基础设施向国有和非国有企业公平开放和平等接入的规则,强化合同能源管理、能源需求侧管理,加强能源要素流动全周期、全流程、多形态的动态监管和风险防控,完善能源供需安全评估和风险应急管理制度。
【作者系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湖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湖南大学“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电力价格交叉补贴政策的绿色发展效应研究”(22YJA79006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