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委书记易鹏飞撰写的《郴州发展缺什么》一文引发全市上下就郴州如何加快发展的大讨论,这将为郴州的长足发展指明方向,凝聚力量。站在质监部门的角度思考,我认为郴州工业发展目前最缺乏的是创新。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核心所在。企业因创新不足,不仅影响质量的提高、品牌的打造,而且最终影响效益的提升和实力的增强。
一、缺创新的问题表现
1、技术不新。企业创新意识不浓,技改投入力度不大,仍然沿用原有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主持制修订的国标、行标、地标不多。尽管也在引进技术,但不是先进高端技术,而是简单甚至低端技术。据统计,2015年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56%,远远低于全国、全省水平,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
2、质量不优。企业过度追求利润获取,而忽视产品质量提高,有的偷工减料,致使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有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有的把关不严,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不是很高。据统计,近年来全市重点工业产品优等品产值率一直在65%左右徘徊,大大低于85%的平均水平。这些行为最终造成自毁品牌,自砸招牌,导致产品销路变窄,甚至影响企业生存。
3、效益不好。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影响,近几年来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有色金属企业,产品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变窄,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因利润下降、效益不好,导致部分企业停产歇业,甚至资不抵债,破产倒闭。据统计2015年12月全市共有17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1%,1-12月亏损企业60家,亏损面占5.3%。
4、品牌不响。创品牌意识不强,真正在省内、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不多,行业拳头产品很少。到目前为止,评为湖南省省长质量奖企业1个,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17个,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49个。有2个县至今还未实现湖南省名牌产品零的突破。
5、实力不强。船大好破浪。目前郴州大企业、大产业很少,尤其是龙头企业、支柱产业还不多,能够起到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则更少,小、散、零现象突出。全市产值过千亿产业只有1个(有色),产值过百亿企业为零,过30亿也只有6个。纳税过10亿元企业为零,过5亿元企业也只有1家。
二、缺创新的原因分析
1、眼光短视化。思想不解放,思路不开阔,热衷于小打小闹,小富即安,缺乏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部分企业不仅没有远景目标,而且也缺乏中长期规划,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鼠目寸光,掠夺开发,完全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意识。
2、经营粗放化。厂房简陋,工艺简单,有的干脆卖原矿原料,没有精深加工;有的属于简单再生产,产品附加值不高;有的甚至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致使产品缺乏竞争力。这种粗放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导致企业效益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3、竞争同质化。产业布局不科学,雷同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工业园区有色金属加工企业遍地开花,没有做到科学布局、错位发展。产品结构单一,行业内部竞争激烈,有的为了击垮同行,不惜大打价格战,试图以超低价格、超低利润来抢占市场,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4、产品低端化。大部分企业主要依托资源优势,处于产业链上游,生产的是初级低端产品,产业链条不长,利润空间不大,赚取的是小头,留下的是包袱。如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其产品一般到了“锭块”就打止了,往下走还没有新的突破,更谈不上开发多极化、多元化的下游尖端产品。
5、管理家族化。相当部分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纯属家族化管理,一家亲现象严重,有的除董事长、总经理自己担任外,连出纳、会计、统计等都是自家人,真正有知识、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进不了企业管理层,导致人才引不进,即使引进来也稳不住,外流现象严重。这些家族式管理企业,决策不讲科学论证,营销不搞市场调查,全凭经验,主观臆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风险性。
三、企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1、着力引进新技术。要坚持以技术引领创新,市石墨和有色贵重金属国检中心要积极争取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切实增强在石墨和有色贵重金属标准制修订方面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要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引进有实力的世界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到郴州投资;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并争取科技部门支持建立孵化基地;要加强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加速专利技术标准化,一旦达到标准,就立即组织试产、投产,彰显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着力开发新产品。要坚持以需求确立导向,按照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职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的“五有”要求,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尤其要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上实现重点突破,用好用活资源,做大做强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附加值。
3、着力拓展新市场。要坚持以质量占领市场,用过硬的质量、丰富的产品、优良的售后来巩固现有市场份额。要着力提升产品实力,不断拓展市外、省外、国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抢占发展制高点,增加行业话语权,真正使郴州产品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走上世界。
4、着力培育新品牌。要坚持以品牌打响名气,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培育精品、打造名牌,凸显特色、彰显亮点。要积极申报名优特新产品评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进入省长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条件具备的工业园区要积极申报“全国有色金属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铸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提升郴州市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真正使“郴州制造”成为誉享全国的名片。
5、着力创造新效益。要坚持以效益助推发展,按照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杠、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营运成本,抓好节能减排,加强内部管理,放大利润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切实壮大市场主体和企业主体,确保郴州经济行稳致远健康发展。
(来源:红网 ,2016年04月20日;谷坊生系郴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本文来源于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