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长沙的艺术中心要多建、多用、多产

时间:2015-09-2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郭丹

 

长沙高档演艺中心扎堆开放,很多人表示质疑,长沙需要这么多的艺术中心吗?有这么大的消费市场吗?,业内人士则表示,长沙的高水平艺术场馆其实还远远不够。。我深以为是,长沙的艺术展演中心应该要多建、多用、多产!

首先我想改变一个说法,长沙的艺术展馆并不是趋向高大上,这种形容天然的拉开了普通老百姓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仿佛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相反,艺术来源于生活,目的亦是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这个出发点来说,长沙的艺术场馆确实是太少太单一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去湖南大剧院感受阳春白雪的时代早就该结束,长沙需要更多更多元化的艺术展演中心,满足不同人群更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湖南经济建设不断发展、老百姓的精神需求不段旺盛、湖南的公共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湖南的文化消费市场不断繁荣的体现和必然需要!

高水平的解释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硬件水平。关于高的诠释我觉得至少要体现几种内涵:一是高度融合。这种融合包括不同的艺术类别、不同消费需求,不仅仅是西方歌剧芭蕾剧,也应该成为京剧甚至我们本土的花鼓戏常德丝旋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民俗艺术的展现舞台,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所有湖南人民的多种需求。二是高度使用。我们不仅要建,还要加上各种配套设施。包括宣传包括前期规划比如交通条件的改善,让我们的场馆不仅仅是个精美的摆设,真正为民熟知为民常用。实际上,我建议除了大型高级别艺术中心,我们还可以设计不同类型小型文艺场馆,进社区进高校,为长沙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创造最大的便利。三是高度引领。这种引领一方面是指通过艺术作品感动人感染人从而引领积极的社会风气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以艺术中心为依托建设我们的创意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湖南在中南部甚至是全国全世界的文化知名度吸引力,成为产业化的文化链条,繁荣市场,同时还能创造经济效益。
     犹如一个装修精致的饭馆,如何吸引顾客不仅仅在于外包装,关键在于能不能端上几盆好菜几样拿手绝活。因此今天长沙需要建设现代化多元化的艺术中心展演中心,但更需要我们从软处着手,提高我们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这恐怕是我们建好场地后接下来更重要也更具有挑战力的工作。

作者:郭丹湖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室主任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