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石书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需适度控制“赤字”

时间:2016-06-0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石书红

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是一部影片里的经典台词,但有些问题是不能用钱解决的,比如良知、道德、空气、环境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政府不该大肆“圈地造城,大兴土木”,而是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化解沉积矛盾,均衡社会发展和分配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需要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政府不能一味地成为“花钱的机器”,市场举债的主体,这样只会导致矛盾加剧,生态恶化,法治主张难以彰显。

随着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会需求不断发生改变,为符合发展需要,中央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提升驱动。在面对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时,世界各国采用的通常做法是政府负债:通过可控财政赤字来缓解难题、走出困境,但这也不能成为长期的依赖,赤字过量势必会造成通胀或公民的社会福利损失、以及多重问题的叠加,激发矛盾,影响社会和国家安定。

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加上由于个人所得税比重微小,导致税收制度缺乏足够的弹性,所以适时择机的财政政策只能依靠减少税收和增加财政赤字来满足不同经济成分的需要,既是出于短期内利益调整不景气,稳定经济的目的,在长期看也是作为重要的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来使用。如何运用和把握整体与地方的关系,探求同与不同的区别是关键,负债的成败在于注入血液后,能否增强体内循环活力和体外融入市场参与竞争力。如果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在既定的总体运行趋势中始终抱有“天塌下来有上面顶着,出了问题组织担着,凡有个人及圈子利益却自己扛着”,不求在改进民生的具体措施上发功,而是迎合刺激眼球的高大上,尽量做到自己不出事就好,这样就难以实现高水平的财政赤字率,为减负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更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困扰。下面是我国去年全年财政运行基本情况统计表(即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全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除西藏、新疆未报外)财政赤字表(单位·亿元)


石书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需适度控制“赤字”(图1)

从上图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负债表看:四川、河南、广东、湖北、河北均超过了3000亿元,海南、天津、上海、宁夏、北京赤字较小,经济运行整个状况及结构优化率较好。湖南处于中等偏下,人均占有比率相对较小,处在相对可控区间内,仍有充分发挥赤字的作用,完善功能配套和调整区域结构优化。

如何管理财政赤字不出现负面带来的矛盾冲突考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美国是采取财政赤字货币化形式最典型的国家,由战争、经济衰退、减税政策等引发的财政赤字,美国一直是通过发行巨额国债来填补,08年后,美国财政赤字达到二战以来最高水平,美联储通过发行美元直接购买国债等为财政融资使财政赤字直接货币化。

我国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通常采取向中央银行透支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但财政赤字货币化最大的隐患在于,当财政入不敷出,政府不断“印钞”购买商品和劳务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通胀,除非公众相应增加货币持有量,增加刚性需求。1995年之后,我国由直接的赤字货币化转向间接货币化(债务化),主要是以贷款、非标准化贷款以及城投债等形式表现。从动机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普遍具有通过发债进行融资的动机,因为债券融资相对而言不会在短期内带来过高的偿还压力和纳税人负担,加上中长期债券利率相对银行货款成本更低。

湖南2015年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下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统计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大米、原油加工、汽车等;水泥、钢材、有色金属、混凝土机械、发电量较往年同比均有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548.6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国企129.6亿元,增长0.8%;集体企业10.3亿元,下降0.3%;股份制合作企业3.4亿元,增长20.7%;股份制企业1165.8亿元,下降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3.1亿元,增长2.7%;其他内地企业116.5亿元,增长4%。利润总额居前上的6类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0.6亿元,增长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1.8亿元,同比下降6.8%;农副产品加工119.6亿元,增长16.9%;烟草制品112.2亿元,同比下降4.3%;专业设备制造业85.0亿元,下降23.4%。

建筑房地产业增加值1877.7亿元,同比增长7.3%;具有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实业实现利润总额224.4亿元,同比增长7.7%;房屋建筑面积47505.4万平米,增长0.2%;竣工面积17390.0万平方米增长4.9%。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954.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民间投资16977.9亿元,增长17.8%,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5.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7829.9亿元,增长22.5%;非国有投资18124.3亿元,增长26.2%;生态投资1027.3亿元,增长26.8%;基础设施投资6192.7亿元,增长23.6%;高新科技投资1616.3亿元,增长27.0%。分区域看,长株潭地区10350.0亿元,增长17.9%;湘南地区5836.31亿元,增长19.5%;大湘西地区4292.4亿元,增长19%;洞庭湖地区5236.4亿元,增长19.9%。

从上述财政投入分布情况看,全省财政基本轮廓就一目了然,每年财政投入量呈上升趋势,那么地方官员应有怎样的作为避免过于依赖财政而行强化自我造血功能显然是地方治理能力的关键,要摆脱赤字依赖尚需多方面下功夫、练本领、树气象。

理论上说,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在现实中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惠及民生的应点落实或更为行之有效,在国家实际执行财政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大批问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是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不过,这也反映出财政赤字的一定作用:既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当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的做法就是加大政府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赤字理应去适应当前投资环境和需求动力,这就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能够相互配套,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起着刺激经济的作用,总体还是要恪守“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国家财政资源以及资金利用潜力如果只顾忌自求平衡而不考虑供需变化和实际需求,惯性已成定律的投入只会增加成本和资金内耗加剧,最终导致得不偿失。

政府不是企业,现在一些地方政府越来越像企业,各级官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上,经济增长多少、招商引资多少、基础建设多少、财政收入多少成了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至于各种社会问题、民生刚需基本宗旨是“不要出乱子”,于是“维稳”大行其道。所以,赤字效率应有更高的要求,应当把资金投放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至关重要的真实需求包括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等领域。制定合理长远的规划,优化投资量,避免重复投资大拆大建,注重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中,永葆优良的民族气节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来源:红网,2016年6月4日;作者系湖南省对外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