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巴曙松:小微企业融资“顽疾”怎么“破”?

时间:2016-09-05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巴曙松

自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小微金融作为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金融业备受关注的焦点。 如何破解长期以来始终“困扰”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顽疾”?小微金融是否已对小微企业的现实需求提供了充足的服务?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主流金融机构在未来会展开怎样的博弈?

在2016年首届兴泰金融高峰论坛在肥举行之际,巴曙松分享了他的“独家”见解。  

金融创新要将服务着力于生命周期“两端”企业

近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提出,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以后并没有能够迅速地拉动经济,也就是企业没有进行有效投资。现实来看,很多大企业账户上现金充足而不愿投资,而很多中小企业却很难取得贷款支持。

巴曙松用“旱涝不均”形容这种现象。他认为,其原因是基于经济调整期实体经济回报持续下降,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降低风险偏好、“本能”性地将资源配置给安全系数较高、风险收益较为满意的项目。

“企业的成长,就像人的生命周期一样,也有从婴儿到青年、壮年到老年这样的生命周期。从目前中国的金融体系来看,金融机构对处于‘壮年’阶段的企业的金融服务是比较充分的,不同金融机构争夺这些客户也比较激烈。因为这些企业相对来说运营已经基本平稳、多数已经盈利,在申请金融资源时通常可以提供担保和抵押。” 所以,在巴曙松看来,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要着力侧重于创业、启动、成长阶段和调整转型阶段的、生命周期“两端”的企业。

“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十分宽泛的问题。小微企业的范围很广,差异性很大,因此,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其融资难题有不同的原因。例如,有的处于创业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往往有好的技术、产品和想法,但由于没有抵押担保,所以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往往很难获得金融资源。同时,也有一些小微企业为产能过剩、库存过大的传统行业做配套,面对新的经济环境中,急需进行转型升级。”巴曙松认为,“要打破这样的现实问题,在经济转型推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金融机构要创造性地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并且要重视支持能够适应经济转型方向的企业和群体,为经济增长培育新动力提供金融支持。”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在传统的成熟型企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促使金融机构需要探索新的业务和客户领域。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上,多数机构都已意识到积极参与小微金融,特别是在不少金融机构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时,已经逐步从过于聚焦大企业向“客户下沉”所转变,且基本形成了以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代表的不同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对此,巴曙松却表示,目前的各种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基本都是在经济上升周期大规模拓展而成,这些新的模式尚未接受完整的经济周期考验,特别没有经历过信贷风险释放周期的压力与挑战,各种小微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有待检验。

“只有经历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才能发现各种小微金融模式原来在经济上升周期发现不了的问题,进而去弥补存在问题,化解存在的隐患,并以此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巴曙松说。

互联网金融初露锋芒,但尚不足以全面挑战主流金融机构

前不久,《新京报》刊登的一则题为《30位传统银行高管纷纷离职加入互联网金融大军》的新闻备受关注。在被问及对于这则新闻的看法时,巴曙松的回答是,“一个大型商业银行动辄几十万大军,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的数量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有流动十分正常,其中流向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比重,从目前来看,事实上并不高。”

“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的金融机构在主动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自身效率,优化客户服务。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凭借互联网独有的活力和优势,例如成本、信息渠道优势等来参与金融业。二者在未来会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但现阶段,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市场份额和商业模式方面均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初露锋芒,但是目前为止,尚未全面对主流金融机构形成足够的挑战。”巴曙松说。

然而,在论及前景和发展时,巴曙松强调,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未来若要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关键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要真正运用技术优势、网络优势和通常寄予厚望的大数据优势等来发展自己的新产品,建立自己独有的商业模式,提升自身参与金融活动的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针对当前的金融市场,巴曙松认为,特别是在经济的调整期,有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根本没有运用和发挥其所宣传的技术优势,相反,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的信息和不透明的信息披露,让带有欺诈性的金融活动披上了互联网金融的“外衣”。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机构,最终的竞争还是取决于商业模式上的实际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覆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链。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若要扩大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与传统的主流金融企业竞争上的优势,在更多的业务领域异军突起,就得探出新的路径——找到传统金融机构在成本、效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无可替代的商业模式。”巴曙松说。

(来源:金融读书会,2016年9月5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