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曾立 戚刚:紧贴强军首责推动湖南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

时间:2016-10-0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曾立 戚刚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湖湘智库行动,宣传推介湖湘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献计献策,省委宣传部主办了推选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活动。经专家小组初审,筛选出35项研究成果作为“十大金策”参选项,并由专家小组进行“智库点睛”。红网现集中刊发这些研究成果,欢迎广大网友分享、评议、投票。(点击进专题及投票地址)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我省制造业转型的攻坚期,也是湖南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攻坚期。为更好贯彻落实《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湖南省贯彻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湖南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军工就必须紧贴强军首责,推动军工产业转型升级。

依据:

国家安全大势与军事战略需求的迫切呼唤。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大国博弈愈演愈烈,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与周边大国关系的调整、领土争端管控、“一带一路”战略进入攻坚期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国家安全局势面临的军事对抗逐步升级,国家安全从国土、军事、科技、核等传统安全领域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延伸到海洋、太空、网路等新兴领域,对武器装备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能源、材料和生物等技术领域呈现出群体性、融合性重大革新态势,推动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走向深入,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新动能,也迫切要求国防科技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现实基础:

湖南国防军工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湖南是军工资源大省,湖南军工承担着若干个武器系列和多项配套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提供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核原料,为扬军威、壮国威写下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一大批湖南军工产品表现优异,助力“神舟”、“嫦娥”、“大运”、“大船”等重大工程,保障亚丁湾护航、历次军演顺利进行,圆满完成“9.3”胜利日大阅兵任务。湖南军工积极适应武器装备发展要求,不断加强核心能力体系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三代武器装备供给保障能力和部分第四代装备研制能力。

存在问题:

破解我省国防军工障碍瓶颈的现实需求。我省军工障碍瓶颈主要表现在:军工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军品整机项目和大型号不多。军工产业配套层次低,除了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舰船动力、新材料、部分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少数产品处于产业链附加价值高的位置,大部分军工行业产品属于低端配套,附加价值低。军工企业整体状况小而散,企业间配套关联弱,产业集聚效果未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先进航空发动机、核心元器件、部分关键原材料、计算机基础软件等还依靠进口,武器装备寿命和可靠性、军用动力、潜艇减振降噪等技术研究亟待加强。军民融合有待深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模偏小,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层次较低,“民参军”规模和水平较小,军民需求信息、军民融合项目投资融资等服务平台建设不够。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军工开放力度不够,竞争不足。现有企业多数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股份制改造、投资主体多元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我省军工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民口配套企业,军工资产证券化率较低。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相关对策措施:

以军工核心能力为基点,提升武器装备保障能力。适应新军事战略方针要求,瞄准打赢主要来自海上方向的信息化局部战争,融入“互联网+”,打造“数字军工”。依托衡阳核产业优势,做大做强铀核纯化转化、铀核储备,提高铀核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依托航空动力研究所等单位,中小型航空发动机“装备一代,研制一代,设计一代”实现自主,用装备实力开启“中国造”时代。集中湖南兵器工业资源,着力发展精确制导弹药、智能灵巧弹药、中轻型装甲车辆,提升多军兵种火力打击与机动能力。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加快发展区域指挥通信、电击/声波/微波武器等非战装备。大力发展电子器件制造关键设备、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等,支撑军用电子元器件自主可控发展。考虑到目前国家在自主可控、大数据、超级计算、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等网络信息产业的总体布局,依托省内大学、科研院所、国有和民营企业优势,发展网络信息安全装备。发挥湘电集团、山河智能等企业和国防科大、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舰船动力、深海探测、深海资源开发和工程机械制造的基础优势,提升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水平,支撑海洋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海洋”、“蓝海”政策。

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提升军工产业竞争力。紧紧依托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等核心技术研发机构,在超级计算机、中小型发动机、飞机起落架、卫星通信、新材料等重要装备领域形成技术优势,攻关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围绕装备技术发展需求,组织引导军工企业与国防科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南华大学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的作用,重点支持和推动北斗导航应用、激光陀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以“军转民”和“民参军”为抓手,拓宽军工发展基础。促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提升军工资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军工高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拓宽发展信息安全、应急救援等产业,提升军工动态保军能力。积极支持、引导和鼓励我省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建设,推动先进民用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将国防科技工业根植于更大的国家工业基础之上。

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优化军工资源配置。根据国防科技工业第四次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要求,做好调整工作与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涉军企事业单位调整重组等工作的统筹衔接,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在湘电股份、湖南天雁、山河智能、博云新材等公司上市的良好形势下,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企业上市融资,着力提升军工资产证券化率。探索和推动跨领域、跨行业、跨平台的专业化重组,提升军工行业资源配置效率。

以鼓励民间资本注入为重点,提升军工发展活力。鼓励民间机构设立各类投资平台,支持军工企业开发民用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省兵器集团开展军民混合所有制试点。研究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建立国防高新科技创新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化,支持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省级以上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国防工业中试基地共建共享,鼓励民间资本参加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公共信息、成果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曾立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戚刚    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

点评专家:尹少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点评内容:

“十三五”是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胜期,也是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紧贴强军首责推动湖南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紧贴强军目标,对于推动湖南军工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世界一流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是军工大省,但军工企业整体小而散,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紧贴强军首责推动湖南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适应强军兴国、制造强省战略需求,深入剖析了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军民融合边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国防科技工业区域布局等理论难点,提出我省要以军工核心能力为基点,提升武器装备保障能力;以“军转民”和“民转军”为抓手,拓宽军工发展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优化军工资源配置;以鼓励民间资本注入为重点,提升军工发展活力的观点,对于我省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实施《制造强省计划》及《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路径选择与决策参考。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