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彭焕才:《资本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构的指导价值

时间:2018-05-2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彭焕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三次提到《资本论》,并特别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因此,我们不能不思考,《资本论》具有现实与时代价值吗?《资本论》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没有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与中国发展实践的结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重塑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重要理论指南。《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解放的大思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起点。我认为 《资本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指导价值:

一、价值取向与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以往他也多次强调,《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集中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以人民共富共享共福为目标、以人民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以人民全面自由发展为动力、以人民公有制为主体、以人民自主开放为战略、以人民国家(政府)调控为主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立场和宗旨,使之成为人民经济学,从而区别于以垄断资产阶级为中心的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

二、问题导向与揭示。具体说来:首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本层面和运行机制。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科学提炼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新理论。其次,《资本论》包含若干科学揭示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运行的概念体系,主要是劳动概念体系、资本概念体系和剩余价值概念体系。在这三大概念体系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分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只能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而未来社会应产生“劳动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应以资本为中心或核心,而应“以人民为中心”、以劳动为核心,全面构建创新的理论体系。第三,《资本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规律和运行机制。其中既有适合任何社会的一般理论,又有直接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还有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需要拓展的理论。因此,我们要运用《资本论》的理论与方法论,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理论。

三、方法指引。《资本论》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体系、规律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均需要继续运用这一基本方法。例如,在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上,要辩证地认识和操作,既不能像凯恩斯主义那样片面地过分强调需求,也不能像西方供给学派那样片面地过分强调供给,而是要依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灵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作者系湖南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湖南日报 ,2018年05月122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