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彭昊:以湖湘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时间:2018-10-2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彭昊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和灵魂,湖湘文化是“兴湘之魂”,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要靠湖湘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来引领、支撑和渗透。当前,我省正跨入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需要对湖湘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断丰富时代内涵

增强湖湘文化传承力

一方面,要弘扬湖湘精神,夯实建设文化强省的思想基础。从忧国忧民的传统中汲取力量,从敢为人先的传统中激发志向,从经世致用的传统中坚定初衷,从坚韧不拔的传统中践行执着,从实事求是的传统中提炼方法,从通变求新的传统中确立目标,从兼容并蓄的传统中培育胸襟。将湖湘文化的文渊挖掘透、文脉梳理清、文气接续好,赋予湖湘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建设好七大文化研究展示基地,培育哲学社会科学“湘”字品牌,用优秀的文化陶冶人、鼓舞人,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激励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

另一方面,要挖掘湖湘特色,拓展建设文化强省的载体和途径。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瑰宝数不胜数,我们要加强对湖湘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影视剧和戏剧剧本孵化、网络文化提升等计划,打造一批富有创意、具有个性的原创作品,支持建设一批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加快推进长沙、张家界两个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培育湘北环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线、大湘西张吉怀世界遗产文化旅游线、湘中大梅山文化旅游线、湘南寻根文化旅游线等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建设国内外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全面展示湖湘文化的魅力。    

努力打造产业品牌

扩大湖湘文化传播力

一是进一步建设全国领先新型主流传媒集团。推动湖南日报社、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积极传播中华文明、引领湖湘文化和塑造湖湘精神,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媒体平台。让中南传媒、电广传媒、快乐购、拓维信息、天舟文化等上市文化企业展现湖湘文化的当代风采。

二是进一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坚持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重点支持新闻移动客户端建设。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构建以省级媒体为龙头、市州、县市区媒体为骨干的省、市、县三级传播矩阵。

三是进一步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加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湖南图书馆新馆、省美术馆、省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提高“欢乐潇湘”“雅韵三湘”“书香湖南”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搭建“家门口文化服务圈”,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推行“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服务方式与内容数字化、移动化、便捷化。建立“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模式,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全面构建创新格局

激发湖湘文化创造力

一是积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构建集技术开发、内容制作、跨媒体分发于一体的新一代电视内容制播体系,建设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影视创意中心。以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为主体,构建集数字教育、数字物流、生态印刷于一体的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华文数字出版高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动漫游戏企业,打造一批动漫游戏原创品牌。加快剧场演艺、歌厅演艺转型升级,建设全国新型演艺娱乐中心。建设全球创意烟花设计基地。大力发展艺术焰火、环保烟花、情景微焰火、智能遥控趣味烟花。建设现代创意设计集聚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二是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着眼于新理念、新业态、新技术等的发展,将湖南文化产业置于全国乃至全球的背景下进行重新定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释放文化发展新动能,通过“推进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重构采编发体系,优化采编发流程”“建立文化产业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建设创业苗圃平台”“创新文化消费信贷产品”等举措,在体制机制、平台模式、方式方法等多方面明确创新路径。

三是大力营造文化创新的机制和环境。牢固树立“文化+”的战略思维,不断健全文化创新的发掘推广、培育、重点品牌扶持、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作品、文化创意人物的推广力度;支持文化创新课题研究,推出一批科学、前沿的研究成果;建立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机制,对重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支持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和长沙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建设,启动“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品牌推广计划;支持长沙办好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长沙媒体艺术节等活动;推动文化品牌活动再创新,推出“新时代学习大会”等系列理论宣讲节目;探索建立文化荣誉制度,逐年完善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等政策。

(来源:湖南日报 ,2018年10月2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