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和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全国上下正掀起高质量发展的新高潮。如何实现湖南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湖南制造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也经历了与中国制造同样的质量发展历程。虽然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企业,以中车时代电气为代表的湖南轨道交通企业和以泰嘉新材为代表的中小型隐形冠军,经过多年的努力,其质量技术水平已跻身到了国际先进行列。但受经济发展方式和各方面能力资源及条件的制约,湖南制造绝大多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仍处于“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检验为主要保证手段”的初级质量管理阶段,绝大多数产品和服务质量仍处于三西格玛甚至二西格玛以下水平,湖南制造企业在国际乃至国内市场竞争中仍在“低质量低价格”的“红海”中竞争!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为湖南制造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当前机遇实现转变,经过多年来为一批领先型制造企业的质量技术创新实践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并推广应用质量技术创新理论、工具和方法,有效地使制造企业从过去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检验为主要手段的初级管理阶段转变到以数理统计技术、卓越绩效模式为基础,以质量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级质量管理阶段,从而实现由低质量低价格向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转变,从“红海”成功挺进“蓝海”。
那么,具体有哪些可以实施的主要途径和举措?
一是将“以质量技术创新推动湖南制造由低质量低价格向高质量高性价比的转变”纳入湖南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将已在实践中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稳健设计、六西格玛、马田系统等质量技术创新工具和方法列入推广应用目录。
二是鼓励企业运用质量技术创新理论、工具和方法,构建质量技术创新系统,深入开展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在制品质量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质量技术创新攻关。突破“高质量一定高成本”的惯性思维,实现在通过降低质量损失从而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质量水平的提升。
三是与“智能制造”和“大数据战略”等政府战略紧密结合,开发出一套能指导湖南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技术创新”工业APP,以指导湖南制造企业更好地推广应用质量技术创新工具和方法,推进质量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
四是运用卓越绩效模式这一当代先进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六个过程维度,实现“产品与服务、顾客和市场、财务、资源、过程有效性、领导”等六方面结果,构建“注重过程,关注结果”的卓越管理体系,基于数据和事实,构建全面绩效测量分析改进系统,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动态监测和控制,促使企业从“合规”走向“卓越”。
五是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专业人才育成。要实现高质量高性价比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需要突破“高质量、低成本”的两大难题,就需要有一大批掌握质量技术创新理论、工具和方法的专业人才。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在质量专门人才培养的缺失,迫切需要在政府支持下,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通过创办质量技术创新学院等多种形式,开展质量技术创新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解决质量技术创新人才紧缺难题。
(来源:红网 ,2019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