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全球治理 第一届西安交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召开

时间:2022-12-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钟雯轩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钟雯轩)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格局进一步深化演变,大国竞争空前激烈,全球范围内传统安全、威胁持续发酵,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12月17日,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通过线上的方式举办第一届西安交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来自相关领域学者30余人,以“二十大后的中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为主题,研讨交流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与实践对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背景下,中国声音、中国主张、中国力量备受关注。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深刻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面对变幻交织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当发出相关声音彰显大国担当。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二十一世纪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疫情暴发以来,人类发展指数三十年来首次下降,全球发展任务的问题日益突出。《和平与发展》副主编邢嫣以《中阿共建“全球发展倡议”:理念与实践》为题,提出阿拉伯世界是缩小南北发展鸿沟的关键地区,中阿共建“全球发展倡议”意义重大,它有助于实现南北均衡发展;有助于“以发展促和平”;有助于探索现代化新道路;有助于全球发展伙伴的形成。邢嫣为中阿共建“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二是实现理念、战略、领域和功能对接;三是在多边组织中加强协作;四是最终实现中东区域一体化。

中美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外交学院教授、《外交评论》执行主编陈志瑞以《中美关系与全球秩序》为题,回顾了中美关系的历史和现实。他表示本世纪初中美关系开始紧绷,竞争因素上升,美国对华的战略表述以遏制为主,接触为辅。全球治理呈现出等级化、集团化和碎片化。

在当代,中国研究在海外受到了智库重要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小升以《国外主要智库对中共二十大研究的基本特点》为题,从三个方面开展报告,分别是国外主要智库目前对党的二十大的主要研究情况;国外主要智库研究党的二十大的侧重议题以及对国外主要智库形成的判断及个人感受。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新聚焦于微观文本,提出纾解中美博弈下的中国所面临的叙事困境,需要从中国公共外交叙事模式整体出发,打造“合作—网络”为主,“合作—层级”为辅的多模态复合型叙事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静提出,提升中国侨务公共外交有多种方式,不仅应当重视精英群体,更应重视草根群体。不仅应当注重“老侨”,同时应当注重华裔新生代。刘静认为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重点区域应当聚焦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对中国开展外交活动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因此可以当作重点区域。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詹世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责任主编王婷婷主持。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苏玉波在会议总结时表示,当今世界,国际力量对比和全球格局正在经历深刻演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潮流势不可当。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依然横行,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迈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胸怀天下,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志向,不断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全球治理,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力推进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的历史征程。(责编:闫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