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促进中希文明交流对话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间:2023-03-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赵徐州 曾江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曾江 通讯员 宋强)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雅典大学维尔维达基斯教授等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作为西方古典学的重要研究机构,复信在东北师范大学相关学科中青年学者中引发热烈反响。2月24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举办中青年学者学习“习近平主席复信希腊学者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精神座谈会,10位从事相关研究和曾在希腊留学访学的学者受邀参会,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白冰主持座谈会。

会上,东北师大中青年学者从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角度,结合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等国家重大战略依次发言,交流了对复信精神的学习感悟,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复信激励学者昂扬奋发 

由林志纯先生主持成立的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是国内第一所从事西方古典学研究的机构,已经历了近40个春秋,在国际学界拥有崇高的知名度,更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强谈到,古典所的师生们一直在古典学、拜占庭学、亚述学、埃及学等不同西方文明研究领域努力耕耘,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将会激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更加奋进,以文明互鉴为目标,取得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丰硕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袁先来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给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带来重要启示。文学这门学科不能陷入眼花缭乱的理论套路与窠臼,应在尊重历史发展、关切世界格局的情况下对当前社会尚未解决的难题进行回应、阐释与探索,应在比较与互鉴的前提下探索外国古典与现代文明的经验与教训,增强学术话语创造的自信与活力,走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中西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指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世界意义和教育意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凡勇昆认为,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城乡之维,是涉及到“乡村教育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强包容、挖特色、求互利的乡村教育发展机制创新,回答了乡村教育的存废之问、优劣之问和道路之问,有利于积极推进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于历史学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是鼓励和肯定,更是激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葛会鹏谈到,近年来,其所在的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团队主要从事丝路西端诸古代文明间语言文字交流与文明互鉴研究,希望在语言文化层面研究文明间交往模式的历史样态,为国家重大倡议下的外事交往与民间交流提供参考。

为促进各国文明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论断,是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张等文表示,“文明冲突论”本质上是冷战思维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延伸。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断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势,为不同文明友好共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指引。

中希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徐彬提出,尽管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不可忽视的是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一样长期以来被美西方书写和利用。改变美西方与中国、美西方与希腊之间主客体、言说者和被言说者之间二元对立关系,批判性回写美西方的“东方学”是中希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化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对世界各民族古代文明作充分细致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丽娟认为,“希腊化”时期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中国学者需要在整体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确立“希腊化”时期文学研究的宗旨和定位,对这一时期独特的文学成就和文化发展特色作出新的阐释,构建“希腊化”时期文学阐释的中国理论话语。

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在历史乃至当代,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詹欣表示,中希两大文明的相互交映,也为当前中国与欧洲国家探索合作,提供了历史的注脚。东北师范大学应利用自身优势,为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文化间的交流愈加深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成立,反映了国际学者对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文明理念的高度认同。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接下来,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复信精神,充分利用东北师范大学在古典文明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和特色优势,把个人和国家、世界维度连接起来,结合学科优长对中希文明互鉴和希腊的历史、文学、语言、艺术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夯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责编:王晏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