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明科学城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近年来,深圳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光明科学城该如何闯出一条新路?
改革是最佳答案。光明科学城建设的每一步跨越都刻着改革印记: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出台实施;全国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全国率先探索“政府主导、平台统筹、市场化运作”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
改革热潮涌动,创新动能澎湃。光明科学城释放出强大“磁吸效应”:集中布局的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在建和运营数达20个;汇聚院士团队50余支、高层次人才2600余名、科研院所人才7400余名……
总体谋划 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出台实施
2023年6月1日,国内首部科学城专项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为光明科学城建设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在科学城规划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有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当前,光明科学城从落地建设逐步向科学赋能迈进,创新载体从建设为主转向建设运营并进。依托深圳市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简称“光明科学城公司”),在全国率先探索“政府主导、平台统筹、市场化运作”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赋能原始科技创新。
目前,光明科学城公司已通过多元资金渠道打造全国首个千亿级设施投融资案例,并全面参与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等8个重大建设项目。
在科技金融方面,发起设立“百亿级”光明科学城母基金,落地3支累计规模达75亿元的市级产业基金,设立光明致远、软银欣创医合等子基金。
在招才引才方面,印发实施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紧缺人才引进目录、“人才高地计划”系列政策等文件,累计出台实施细则29项,系列举措吸引创新人才纷至沓来。
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运营光明科学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为科研团队和创新主体量身定制服务包180余个,累计完成专利快速预审主体备案642家,促成专利开放许可215件,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72亿元。
积厚成势 “楼上楼下”迭代“中心圈层”
在科技创新领域,如何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一直是大难题。
在规划建设之初,光明科学城就提出探索“沿途下蛋”的产业转化模式。以合成生物产业为例,在推进全国首个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依托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前瞻布局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并在全国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该模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
“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构造产业孵化空间,创新性打破“从0到1再到10”的产业孵化壁垒,建立“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如今,这一模式已迭代为“中心创新、圈层创业”2.0模式。
7月14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在光明科学城启动建设,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正式落地深圳。
这一关键“落子”,为光明科学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再添浓墨一笔,将赋能深圳打造千亿级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国创中心的落地,使得“中心圈层”的要素更为齐全,同时也将成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面向国际的窗口,吸引更多国际优秀人才、项目、资金来到深圳。
这种“中心圈层”的磁吸效应早已显现,5月23日,世界500强企业广新集团在光明银星合成生物产业园,揭牌成立广新生物智造技术创新(深圳)有限公司。国创中心所在地距离这个“新邻居”不足百米。
依托光明科学城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优势,光明在合成生物领域先发优势显现。光明现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116家,总估值约320亿元,设立了规模15亿元的深圳市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正在打造近百万平方米的专业化产业空间,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产业高地迈进。
一花独放不是春,光明科学城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产业化之路正呈现“一路生花”之势。
以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为例,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全国首个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目前,脑科学相关企业在光明加速集聚,已有60家、总估值超100亿元企业落地,并逐渐成为点燃千亿级产业成果转化的新引擎。
创新实践 探索“大院大所”合作新模式
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这两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尤为引人关注。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强化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等学科方向,聚焦国家战略新兴科技,全链条、全覆盖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规划,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目前,该校区已有17个整建制学院、近15000位师生。
今年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试验田”,深圳理工大学瞄准大湾区建设急需的创新人才、与深圳产业集群相向而行,重点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首批设立了生命健康学院、合成生物学院等7个学科交叉专业学院。
光明科学城内两所大学,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看来,就是在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探索出一条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紧密协同,相互促进,同频发展的创新路径。
光明科学城里,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快建设的同时,“大院大所”项目加速落地。通过积极探索地方与“大院大所”合作新模式,推动创新资源集聚。目前,已形成了“院所+地方+社会力量”“院所分支机构+企业化实体运营”“院所+地方”“院所+地方+大设施”“地方设立”“龙头企业+地方支持”等多种合作模式。
7月8日,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在光明科学城正式启用。光明高等研究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下设先进光源中心、创新材料院等8大科学研究中心,负责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启用,正是“大院大所”合作新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该研究院联合国内头部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共建联合创新中心,高瓴资本优先投资转化项目,投资收益以捐赠形式持续支持应用基础研究,打造一流高校和头部资本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合作新模式。截至目前,已对接洽谈项目近30个,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额超百亿元。
改革,需行远自迩,久久为功。为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光明科学城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探索一直在路上,向着科学的璀璨星河破浪前行。(记者 邓红丽)
(责编:李语、陈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