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9月26日,以“数智融合,创新发展: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外语出版”为主题的中国出版协会2024年外语出版年会在北京召开。
推动中国出版业繁荣发展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提出,外语出版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顺应当前中外出版业快速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更好地促进中外出版交流,把全球好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于中国出版业,推动中国出版业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表示,外语出版在推动外语教学、培育外语人才、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快速进步对出版业带来重要影响,中国外语出版人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挑战,并取得可喜成果。希望外语出版工作委员会持续推动外语出版工作取得新突破,培育更多外语人才,提高翻译作品质量,助推中国出版走向世界。
发挥数智优势驱动外语出版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院院长李朋义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出版提出了四点建议:外语出版要把握导向、坚持文化自信,更新理念、以新技术赋能出版产业发展,建立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出版人才队伍,创造和完善国际中文理论体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孙有中从外研社正在研发的新形态教材实践出发,分享了数字教材高效性、动态性、交互性和智能化、个性化、规范化的特征,提出数字教材建设的策划设计要突出学习者的主动性,让学习者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来主动构建知识;教材内容也要与学习者的能力匹配,最终实现泛在式学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提出,人工智能改变人类不可逆转,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强国、教育创新方面的各项作用。未来是人类与AI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工智能可以更有效地助学助教,帮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教师应该加快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并表示推动教材数字化转型是时代要求和未来趋势。
外研社社长王芳从“调研摸底、信息分享、品牌打造、规模扩大”四个方面总结了外语出版工作委员会成立一年以来的成绩,并以“外语出版数字化与国际化的两翼共振”为主题,回顾了外研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程与经验,以及数字化赋能“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探索。
年会由中国出版协会指导,中国出版协会外语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外研社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