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徐州)10月20日,吉林省社会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北社会建设”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
地域社会学的产生源于对传统地域社会概念的重新审视,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田毅鹏认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地域社会学研究超越传统的城市和农村研究范式,为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是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地域社会学有望替代传统的乡村研究,成为新的研究主流。学界应加强对地域社会研究的关注,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社会价值与发展潜力,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基础雄厚,但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正经历着产业转型的阵痛。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是中国进入新型工业化的过渡性阵痛,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变革对东北和中国的时代性挑战。东北振兴的出路在于实现新型工业化,同时还要聚焦“五大安全”,以新型工业化支撑东北成为国家的“五大安全”基地,重振东北雄风。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丁晓燕分析了东北三省跨省迁入和迁出人口规模的演变,通过构建影响东北人口迁移的指标体系,以人口迁移为目标层,经济、社会、环境、政策、人口5个目标要素为准则层,以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为方案层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发现在影响东北人口净迁出的5个目标要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东北人口净迁出的影响力最为关键,其次是社会化服务水平。对此,她提出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以促进东北地区人口回流,形成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会议由吉林省社会学会主办,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