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韩万渠:强化科技智库社会科普功能

时间:2021-04-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韩万渠 贾美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智库不断涌现,并已成为中国政府着力打造的新型高端智库主体之一。当前,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公众的科普需求也随之增加,而科学普及工作是筑牢科技强国社会基石的根本。在此背景下,科技智库在提供重大科技战略、科技政策决策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应强化科普工作,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扩大科技相关舆论影响,从而形成有利于普及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

科普服务意识待提升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公众科普工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要部分。当前阶段,我国的科技智库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多数科技智库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比如主要服务主体和依靠对象是政府或相关利益集团;对社会层面的需求回应有限;重点发展方向未提及提供系统和专业的社会科普服务。

在我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科普领域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在供给侧,我国高端科技智库服务社会的渠道比较有限。在需求侧,其引导机制比较薄弱,未与大众形成良性互动,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等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因此,随着中国高端科技智库的发展日益成熟,我国在相关智库建设中应更具服务针对性,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用。科技智库在强化科普功能、形成系统化建设路径的探索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构建政企双重支持格局

科学普及工作的对象是社会主体,但其实施主体多数是由政府直接管理和领导的组织机构,因此不可忽视政府的作用。建设科技智库科普功能可以视为政府职能的专业化社会延伸,在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政府能够为科技智库更好发挥科普功能提供宏观层面的方向性指引和强有力的政治资源支持,使科普进程更加高效。因此,坚持政府主导是我国科技智库在强化自身科普功能时的根本遵循。

现阶段,我国科技智库发展愈加多元化,一些高校科技智库逐渐得到长足发展。从隶属关系看,高校科技智库能够得到政府的一些资助,但不再直接隶属于政府,其服务对象也不限于政府机构,还可以是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它们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校方拨款、基金会和企业赞助或私人捐助。由此,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因素开始在我国高端科技智库建设中凸显。

企业拥有较多经济资源,这正是推进智库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以及发展阶段方面存在差异,我国潜力巨大的企业经济资源一直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科普功能的建设中,我国科技智库应努力实现政企资源的有效、平衡利用,既要坚持政府制定的宏观发展方向、遵循具体的发展要求,也要灵活利用企业主体拥有的丰富经济资源,为自身提供强有力的经费支持,进而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社会科普活动,助力自身的功能拓展。在获得政企双重资源支持的基础上,科技智库会形成更加强劲的建设动力。

创新科普形式和渠道

作为服务性机构,智库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要认识到,主动创新是智库的生命力所在,新型智库建设要注重培养创新变革能力。例如,为贯彻落实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一直致力于打造高端科技智库品牌,是我国科技智库科普领域建设的先行者,并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是,国内大多数科技智库的科普工作尚未进入正轨,其根本原因在于,科技智库在明确定位时只注重强化咨政服务功能,缺乏主动革新,未将科普工作列入自身中长期发展规划。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普研究所是目前我国唯一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理论研究的国家级机构,致力于科学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但其工作偏重理论性研究,在推动科普实践上行动有限。其他高校类科技智库也未持续关注社会性的科学普及工作,它们的实践行动仅限于小规模、低层面的活动推广,未产生足够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我国科技智库在加强自身科普功能建设时应主动革新,对接国家层面的战略发展需求,实现业务多元化,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相结合。

更重要的是,科技智库在开展科普实践中要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增强科普工作的趣味性及便利性,从而吸引更多受众参与,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科技智库应借助新媒体矩阵,将科普形式与自身发展定位进行创新融合,强化科普功能,扩大社会影响力。科技智库迅速且多样化的发展为丰富我国科普工作参与主体提供了新机遇,这意味着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普工作参与主体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在科普工作领域将日益模糊。

扩大科普覆盖面和吸引力

科学普及工作有助于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国家科技创新环境。作为连接科学与大众的桥梁,科技智库应大力推动社会科普进程。

对此,我国应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资源整合利用以及监管指导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为科技智库强化自身科普功能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在实践参与方面,要重视科技创新技术的社会应用和普及,建设不同类型的科技场馆供公众免费参观。同时,推出不同主题的科技创新项目,实现社区、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的共同参与。此外,也可通过出版读物、举办公共讲座的方式向大众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和成果,推动个体的自由思考,培养社会民众的创新思维。作为科技智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科普工作的潜力尚未得到真正开发。因此,我国科技智库应在服务和保障国内科普工作的同时,将科普工作向国际拓展,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国家“软实力”。

我国科技智库建设要厚植于社会沃土,不能脱离公众,这也是我国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努力方向。科技智库功能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科技强国的发展战略也需要智库科普功能的进一步强化。未来几年,中国应着力建设具有科普功能的综合性高端智库,形成更具针对性和中国特色的高端科普智库网络,筑牢大众科学素养基石,从而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强国。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政府规制研究”(15CZZ01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