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汤建军:新型智库建设先要理顺供求关系

时间:2015-12-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汤建军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中外各国治国理政的实践证明,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执政党民主科学依法执政的重要支撑。从国际来看,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智库,二战后各类智库得到迅猛发展。据《全球智库报告2014》指出,目前全球共有6681家智库,其中美国1830家,中国429家,是世界智库数量最多的两大国家。同2013年相比,中国增加了3家,目前,我国共7家入围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一般而言,经济发展与智库建设呈正相关关系。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研究。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发展格局、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保障体系和组织领导等方面作了顶层设计,是当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一、营造购买智力环境,做大智库市场需求

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政府决策越民主科学依法;政府决策越依赖智库,各类智库越发达,经济也就越发达。因此,做大智库的买方市场即需求市场是建好新型智库的当务之急。《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决策咨询服务供给体系,稳步推进提供服务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满足政府部门多层次、多方面的决策需求。我认为,关键在于明确专门机构牵头负责管理和监督,着力落实“三个刚性推进”。

一是刚性推进决策信息公开制。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公共职能部门应列出政务公开清单,对根据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必须公开的信息,应在有关信息平台上定期公开发布决策需求信息,为今后决策咨询服务的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直接委托、课题合作等提供条件,为各类智库开展政策研究、决策评估、政策解读等奠定基础。对未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公开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要依规给予处分,倒逼决策信息公开制度的落实。

二是刚性推进决策咨询指标制。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公共职能部门在审批、监管和检查有关工作时,应该把智库参与决策咨询的过程和质量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这个制度,倒逼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决策咨询,促进各类决策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三是刚性推进决策咨询问责制。通过这个制度,倒逼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公共职能部门不打折扣地落实决策咨询制度,让那些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经过决策咨询环节,以避免决策失误。凡是涉及征地拆迁、农民负担、国有企业改制重大决策、环境影响、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等方面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政策制定以及其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影响的决策事项,在重大决策前必须要公开信息,让各类智库参与研究和论证,参与咨询的智库应该既有官方智库,又有社会智库,还有其他智库。对可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和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的决策咨询服务项目没有按规定采购的,以及对没有经过决策咨询或者决策咨询不彻底甚至走过场的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都要进行问责。

二、质量并行打造品牌,做优智库市场供给

我国各类智库正在有序发展,但大多数就其成熟程度而言,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新型智库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闻名世界的国家智库还确实不太多,对照新型智库的八项基本条件,中国新型智库建设还任重道远,智库数量达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能拿出国家治理管用实招的各类智库还不是很多。当前,决策咨询制度落实不到位也与各类智库成果的质量不高紧密相关。因此,建设新型智库应创新思路,既要解决数量问题,更要解决质量问题,牵头管理部门和各类智库应牢固树立“三种思维”,为有效保障智库市场供给创造条件。一是开放思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实践证明,谁掌握了最优秀的智库人才群,谁就掌握了智库建设的制高点。人才队伍是智库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因此,抓紧实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端人才发现、引进、培养、使用、宣传和规划是当务之急,不仅应具有世界眼光,本着“不求所有、但求其用”的原则,根据中国长远和现实发展需要,广泛物色国内外智库人才群,把“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各类政策用足用活,而且应把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各类智库包括民间智库中,大胆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重大决策咨询还应该具有战略眼光,面向世界智库市场购买服务。比如,党务政务公开(涉密除外),就应依法主动及时向社会甚至全世界发布公共信息,进一步完善公共信息的公开方式和程序、拓展公共信息公开渠道和查阅场所,发挥公务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方便海内外各类智库及时获取公共信息、及时投标。

二是整合思维。新型智库建设既要体现专业化,又要体现综合化。当前,我们不仅应针对具体问题,在建好各类专业化水平的一流智库基础上,组建若干个由各类专家组成的能够综合分析研究国内外形势,为国家宏观治理提出科学建议的综合智库;而且应在建设官方智库的同时,重视运用市场的力量建好民间智库,让民间智库在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进一步加强智库与党政部门人才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党政机关与各类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既安排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以提高智库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安排党政干部到各类智库挂职任职,以促进交流互动,提高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能力,还可根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党和国家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智库与党政部门人才以课题研究项目为抓手,实现联合攻关,推进协同创新,让智库与党政部门这扇中国特色的“旋转门”真正转起来,促进智库人才和优秀干部有序交流。

三是品牌思维。当前,应按照公益服务导向和非营利机构属性的要求,科学界定各类智库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不同类型、不同性质智库分类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率先在各地各单位各行业打造一批有影响、叫得响的智库品牌,特别是官方智库应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引入市场机制,真正把体制外的优秀人才统进来,使之围绕大局,服务好中心工作。比如,哪些智库是国家队,哪些智库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哪些智库是重点扶持,哪些智库是顺应市场要求,普遍发展、放水养鱼的;哪些是适应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发展要求的,都要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精心规划,统筹部署,分类指导,调整优化智库布局,促进各类智库有序发展。

三、宽严相济创新管理,做好智库供需对接

这次中央智库建设的总目标是,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应明确新型智库牵头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定位,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宽严相济,念好“三字经”,切实做好贯彻落实、保障管理工作。一是在“严”字上下功夫,把握正确导向。根据中央要求,社科院智库、党校行政学院智库、高校智库、科技创新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国家高端智库、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政策研究机构智库等智库建设的“八路军”,无论是官方智库,还是民间智库或者官民共建智库,都要坚持党管智库的原则,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严守国家法律法规,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立足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是在“宽”字上做文章,鼓励探索创新。在各类智库发展和管理中,都要强化问题导向,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做到“宣传有纪律、探索无禁区”,把理论与实际有机融合起来,创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让不同学术观点、不同政策建议能够充分争鸣与讨论,以此不断提高各类智库建言献策的水平。比如,凡是涉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不仅应举行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类智库意见,而且应大胆引入竞争机制,吸引各类智库参与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研究,还应采取立项课题等形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文史馆员与智库开展合作研究,切实吸取各类智库特别是民间智库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增强决策透明度、包容度和公众参与度,促进公共决策与智库建议之间良性互动,切实提高智库质量。

三是在“新”字上出机制,搞好保障激励。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公共职能部门落实《意见》精神,关键要是形成一整套落实好信息公开、重大决策意见征集、政策评估、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的新机制。比如,根据《意见》要求,一些重大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等决策事项出台前,不仅应该强行要求开展可行性论证,落实好重大决策风险综合评估制度,对内部评估报告和不同智库评估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而且应组织专门力量,对政策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把智库的评估意见公开落到实处,特别是要建立和健全决策纠错改正问责机制;还应建立智库及其人才和成果的评价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形成尊重智库、发展智库的社会共识,充分发挥智库在研判形势、阐释理论、解读政策、引导公众、疏导民情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让智库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推进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来源:湖南社科微信号,2015年12月17日;作者系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研究员)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