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王珩:区域国别学如何担当智库使命

时间:2022-05-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珩 王玉琴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及其管理办法,将区域国别学纳入第14类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可授予法学、文学、历史学学位,至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区域国别学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的历史。截至2021年6月,我国已有430多个部设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分布在180多所高校,基本上做到了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研究的全覆盖,全国20所高校建有区域国别学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26个,区域国别学正迎来学科与智库建设的春天。同时,全球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迅猛发展对区域国别学提出了新要求。新形势下探讨新设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合作、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更好地担当智库使命,是学界面临的重要任务。

鲜明的学科智库双重属性

从历史看,区域国别学从诞生起就带着天然的智库基因。该学科脱胎于研究域外地区的“区域国别研究”。早期欧洲列强占领和统治殖民地,需要了解和研究相关问题,最早的“区域国别研究”便应运而生。二战结束后,美国专门设立了区域国别研究平台,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理工医农等学科力量,聚焦某个国家或地区开展研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知识和学术基础。这种做法很快传布于西方学术界。而智库原指二战期间美军用于研讨作战计划的密室,后来泛指以工业政策研究为中心、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政策研究机构,之后其功能逐渐扩展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服务。可以说,区域国别学科和智库都有为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服务的共同使命。

从现实看,区域国别学与智库都是大国之需、时代之需。区域国别学的发展目标是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做全面研究,为政府制定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学术与智力支持。这与教育部对新型高校智库要承担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等功能的定位高度一致。同时,学科与智库是一体两面,学科为智库提供理论指导、学理支撑、人才保障,智库为学科提供场景应用、问题导向、范式创新、经费增量、人才增量、声誉增量等,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发挥学科优势承担智库使命

当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脚步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重要。区域国别学应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承担战略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重要使命。

第一是战略研究,发挥基础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着重开展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编撰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列国志、国情手册、国别史、专题史以及中国与某个区域或国家的交往史、关系史系列研究文库、丛书,以使政界、学界对某一区域或国家整体或某些领域有较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二是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外交部、教育部及其他部委课题等,聚焦区域国别发展与中外合作开展研究,助力政治互信、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

第二是咨政建言。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要包含几个层面。一是通过信息专报或内参为国家领导、中央部委提供咨政服务,为其科学治理与决策提供咨询参考。二是向地方政府建言,为省市政府、部门专题学习会作专题辅导,为相关部门、行业规划制订、方案实施等提供学术指导,以“智”助“治”推动社会发展。三是履行咨商职责,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投资目标国相关法律、税收政策、安全风险防控、海外员工培训服务等。

第三是人才培养。发挥学科和智库育人优势,围绕国家亟需、世界一流,努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全球治理、国际合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主要途径有三。一是开设相关专业,建立学科学位点,加强互派留学生等教育合作,双向培养中国的“外国通”和外国的“中国通”。二是依托商务部、教育部开展研修培训,提升对象国人力资源水平。三是依托创新创业论坛、鲁班工坊等平台,着力提升本土人才创新意识、技能水平,授人以渔,强化对象国自主发展能力。

第四是舆论引导。发挥高校学术优势,针对区域国别热点问题,积极释疑解惑,引导社会舆论,主要包括三个维度。一是阐释好中国方案。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外交活动,深层次解读中国制度、道路、方案,树立“四个自信”。二是展示好中国智慧。深度参与重大议题设置、国际议题制定,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发出中国声音。面对外界无理的攻击诘难,敢于并善于全面地解释和分析政策信息,澄清误解,与对象国学者合作发声,改善外部舆论环境,构建并传播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第五是公共外交。发挥对外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开展人文交流,推动公共外交,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中外合作的民意基础,主要包括三条路径。一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与对象国智库学者的对话交流,推动思想互通。二是通过中外作品译介、出版,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推进知识共享。三是组织国际文化月、影视交流周等人文活动,助力文化共兴与文明互鉴,为中外合作夯实民意基础。

双向推进区域国别学学科与智库建设

区域国别学在助力对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区域国别学学科与智库双重功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聚势谋智,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区域与国别研究要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一要加强战略研究。强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阐释,围绕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共建“一带一路”等现实重大需求,对重点区域与国别做全面、深入、持续的研究。二要做好基础研究。健全揭榜挂帅机制,设立重大招标课题、教改课题、智库课题、出版基金等,提升区域国别研究和语言能力,深度开展“区域国别学”的学理渊源、实践路径、制度政策、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等领域研究。三要做好应用研究。建立特色数据库,推动成果转化,培育学术与咨政成果。广泛参与国内外重大合作项目,鼓励学者“走出去”“沉下去”,赴对象国做调查研究、学术交流,定期发布研究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担当出智,促进社会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区域国别学的咨政建言功能,需要走精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的道路。一是内容精准化。深入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了解中国与这些区域和国家的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观察中国在这些区域和国家的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做出前瞻、精准、科学的判断,提出务实管用的点子。二是方法专业化。强化交叉学科属性,综合多个学科优势,运用学科理论、方法研究某地区或某国家的具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真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正确把握外部世界各区域各国别的深刻变化。三是渠道信息化。建立与畅通向决策部门报送研究成果的信息化渠道,构建多元成果转化、分享机制,减少影响服务效率的中间环节。

教育扶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区域国别学人才应具备专业能力、地区能力和当地语言能力,这种人才只能通过特殊培养才能出现。一要建立学科学位点。引导有条件的高校自主设置区域国别交叉学科、二级学科、本硕博学位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实践体系,开设特色课程,启动原创性教材、工具书编撰工程。二要提升培养质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吸引高质量生源。优化师资队伍,引进对象国或区域专家学者、涉外企业或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社会组织人员等担任教师。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探索开办区域国别实验班、启动虚拟教研室项目,以数字赋能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赴对象国、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机构就业创业、实习见习提供支持。组织参与跨文化、主场外交与涉外服务,到国际组织、国外校企见习实习、挂职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实践能力。

发声见智,强化国际传播能力。深入了解各国国情民意与局势动向,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积极进行舆论引导。一要增强传播意识。进一步提升站位,做好战略谋划。积极融入信息时代,加强传播手段和机制建设,综合培育区域国别学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政策影响力。二要拓宽传播渠道。探索与对象国智库媒体机构建立合作机制,针对地区热点通过发表评论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编译外媒文章、合办研讨会等传统媒介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积极发声,引导社会舆论。三要贴近传播受众。善于运用个性化、接地气、有亲和力的语言风格,采用更为新颖的、更符合时代特点的、更具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参与公共议题讨论和政策辩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有效用智,创新人文交流格局。服从党和国家外交大局,创新智库交流合作举措,推动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新格局。一是创新主题。新时代区域国别学要为构建人文共同体、发展利益共同体、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平安全共同体、生态文明共同体做出努力、贡献力量。二是丰富主体。结合当代青年在创新发展、网络工具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双向推进学科与智库可持续发展。三是拓展平台。在传统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等机制化平台基础上,应时应势开展媒体智库、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为对外开放大局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本文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项目“非洲智库发展研究”(2020-N5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