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赵豪迈:数字化推动智库协同创新

时间:2022-07-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豪迈

智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智库能力建设是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重要作用的必然要求,其中,数字化能力建设是新型智库能力建设的一大关键领域。围绕智库数字化能力建设开展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智库的新优势。

  数字化能力有待加强

  提升数字化能力是国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殷切期望。我国当前面临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问题,导致决策难度加大,对智库的数据综合处理、信息鉴别和情报分析等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研究力量分散,缺乏协同攻关优势。面对社会发展、改革深化以及国际局面的复杂化,决策的难度、复杂程度和系统程度大大加强。智库和研究机构之间缺乏互动和协同,缺乏数据支持,将会导致信息资源获取困难,使智库研究理论性强而实用性较差。二是缺少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大议题、大工程研究方面,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专家档案信息库并有效利用专业间的协作,难以实现智库之间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三是缺乏“内联外引”的动力和机制。数据信息管理方面,缺乏支持数据整合与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制约了智库政策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四是新型智库能力建设不足。当前智库仍然存在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研究深度不足、研究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思想应走在行动之前。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复杂环境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的决策支撑体系,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以智库研究支撑政府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国家科技发展。

  智库作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分析和参与机构,其主要作用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支持信息,支持信息的范围、数量、质量、内容、形式等都将影响到决策的效果。因此,拥有完善的信息支持机制是智库产生高质量决策支持成果的重要保障。要补足我国智库建设目前存在的短板,亟须突破各类智库之间、智库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壁垒,整合各方机构的资源优势和服务能力,形成智库决策咨询研究的“集群效应”。此外,在大数据时代,许多问题需要进行合作研究,单个智库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自然难以得出科学的决策支持成果,无法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实践要求党政军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协同,同时加强智库与政府、企业、图书情报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的合作,在形成各自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共同围绕重大课题开展政策研究。构建数据驱动下的智库协同创新服务模式,能够在智能数据流的基础上发挥智库集体智慧,促进智库内部的高参与和外部的广探索,构建智库研究的一体化流程,减少沟通障碍。

  发挥协同创新作用

  快速、准确获取信息是智库建设的立身之本,协同创新是智库为支持决策提供信息保障的重要途径。协同创新有利于开展知识思想、专业技能分享,克服单一机构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提高智库整体决策咨询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围绕智库数字化能力建设开展协同创新,有利于新型智库在以下方面形成优势。

  一是有利于有效解决智库信息情报与需求脱节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情报思维与情报技术不断融入智库信息情报研究之中,改变了智库情报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建设以数据资源为驱动的智库决策支持系统,能使智库情报信息服务更加高效便捷。这样不仅让智库能够获得共享及时、有价值的大数据资源,而且能够形成更加全面的智库协同创新服务体系。现阶段,我国新型智库情报信息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在大数据资源的利用上不能做到互惠互利,需要智库、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利用大数据资源,相互支持、扬长避短、互相促进,推动智库情报信息服务良性发展,同时最大化地利用情报资源,这是实现新型智库情报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

  二是有利于构建新型智库协同创新情报服务体系。智库要想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思想产品,就需要充分利用内外部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以满足政府和社会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智库的整体服务能力。智库情报信息服务是智库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智库研究成果迅速进入决策视野的重要保障。在协同创新的环境下,智库的资源要素实现了有效汇聚,形成了优势互补、全面合作的智库情报服务形式,既可以避免“单向性、零散性”的智库情报研究,也有利于形成智库群体的重大议题设计能力。同时,协同创新能够更好地促进新型智库情报服务能力建设,实现智库信息保障服务战略和战术操作层面的整合与协调,对于促进新型智库数据储备、信息交流、情报共享、知识创新,产出形式各异的情报服务或产品有着积极意义。因此,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从智库发展层面考虑,构建与新型智库建设相适应的智库协同创新情报服务体系尤为重要。

  三是有利于实现工程化思维下的智库情报服务模式。智库要凝聚思想智慧,必须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融合。目前很多国内智库由于资源缺乏、平台缺失等因素,在对议题的宏观把握上“目光褊狭”,容易“纸上谈兵”。因此,实现智库要素与系统内外的整合,打破学科和机构壁垒,转变智库知识的阐释与表现方式,确保智库情报服务协同作业尤为必要。在此背景下,协同化的情报工程应运而生。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已经有7%左右的知识服务机构进入情报工程化阶段,即情报工作的规范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智库需要做出快速满足决策者的情报产品,这依赖于情报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支撑。同时,智库情报机能的有效发挥还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尤其是要利用各类数据处理工具提供的分析能力。另外,智库作为“思想输出”的重要平台,吸纳了不同背景、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而高水平的专家能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这是智库情报服务的基本保障。在情报工程化思维下,智库协同创新有利于形成“事实型数据+工具方法+专家智慧”的集成情报服务模式,实现智库决策支持信息协同创新,推动智库情报信息服务工作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因此,工程化思维下的智库情报服务模式是大势所趋。

  四是有利于构建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智库数字化能力体系。大数据时代,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再是信息匮乏,而是如何从海量信息中发现、提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己所用。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新架构,能够对繁杂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发现、捕捉、分析,从中挖掘数据的价值。随着近年来大数据处理系统、基础支持平台以及并行化的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等处理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对新型智库而言,若不能及时转变传统的信息采集策略,将无法适应新的数字化环境,进而影响智库政策研究的产出效率。智库要想应对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应将工程化思维、规范化流程设计、处理自动化、功能集成化等工程学要素融于智库信息保障能力之中,进而形成新型智库的决策支持能力体系。当前,我国智库协同创新的数字化保障能力不足,与国际知名智库还有较大差距,智库的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策略有待提高。我国智库数字化支持能力应向集成化、标准化、协同化、流程化方向发展,强力构建新型智库数字化能力系统。

  综上所述,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有必要在协同创新视野下构建数字化能力体系,促使智库知识生产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这对有效提升新型智库的服务效率、满足政府日益增加的智库决策支持需求,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推进高校新型智库数字化建设研究”(2021N00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高校新型智库信息化建设研究”(2021ND006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