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周科朝:发挥高校智库的集成优势 助推湖南“十三五”改革发展

时间:2015-12-25 来源:原创 作者:周科朝

智库(Think Tank)影响世界发展的过去和未来,世界很多国家都高度重视和着力推进智库建设。2015年1月2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发布的《2014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智库总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是美国(1830)、中国(429)、英国(287)、德国(194)、印度(192)、法国(177)、阿根廷(137)、 俄罗斯(122)、 日本(108)、加拿大(99)。

智库建设在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时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有人说2009年中国智库走向世界的元年,2009年7月中国主办“全球智库峰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就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国内各界形成“中国智库迎来发展春天”的共识。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发挥高校智库的集成优势,助推湖南“十三五”改革发展。

一、  高校智库的使命与优势

高校智库是高校使命的内在蕴涵与时代延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使命,以战略问题和政策研究为中心,以影响公共政策为宗旨开展研究是智库建设的核心内容,智库是高校实现自身使命、助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

高校智库是国家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世界上智库最为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大学智库最为发达、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有学者研究认为,美国智库发达的根基还是在大学,是大学中扎实的基础教育和鼓励创新的研究体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上各种智库制造和输送人才。据有关材料统计,2014年我国排名前20名的智库中高校智库占有6席,高水平大学理应承担高水平智库建设的国家使命与社会重托,助推中国由“智库大国”向“智库强国”跨越。

高校智库建设具有独天独厚的优势。高校智库因其植根于大学的集成优势和自由探索精神,在国家和地区改革发展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高校凭借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培养优势、知识共同体学术优势、对外交流广泛和自由探索精神等优势,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保障、舆论引导、公共外交、创新引领等功能。

高校智库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首先,国家、区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高校智库研究的成果供给之间对接不畅甚至脱节。高校研究人员往往缺乏了解政府决策部门具体信息的制度化渠道,缺乏强烈的政策研究意识,因而只有少数研究人员凭“关系”和“资历”获得有限的信息共享,总体上难以阔步走出“闭门造车”、“曲高和寡”的状态。政府部门对高校智库的实质性重视和资源投入不够,缺乏主动汲取大学智库成果的战略意识和有效机制;其次,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核心使命,与高校智库发展的要求既总体一致,又存在具体冲突。比如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所需精力投入与智库研究需要高效产出的矛盾,高水平大学评价标准中智库成果权重的缺位及高校内部绩效评估标准的相应定位;第三,大学智库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棘手难题。高校智库机构与所关联二级学院之间的管理难题,小马拉大车的尴尬,“一套人马,多块牌子”、“人员(定编)只能减不能增、(智库)牌子只能增不能减”等等。

如何化解供需矛盾、理顺体制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有效解决大学智库发展中的问题,在有所不为中大有所为,既考校政府领导人的远见和决心,也检视大学管理者、研究者的智慧和定力。

二、    中南大学智库 “十二五”聚力发声  

中南大学智库的总体布局。中南大学依托省部级研究基地和重要的校级研究机构构建学校智库平台,主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金属资源战略研究、网络德育及核心价值观研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村落文化研究、网络文学研究、知识产权研究、法治政府研究、“两型社会”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小企业研究、地方治理研究、文化认识及传播研究城乡一体化研究和东盟文化研究等方向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南大学智库的响亮声音。高文兵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文化建设研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党员的历史使命》等多篇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理论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团队先后承担教育部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入选中宣部优秀理论文章奖、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引领社会舆论;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连续十年举办中国文化品牌发布活动,旨在为中国文化品牌走向世界搭建起桥梁。相关研究报告在《光明日报》发表后获李长春、刘云山批示肯定。 “让品牌驱动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政策建议获“为改革攻坚献策”优秀金点子;2014年我校成立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我国最早也是当前唯一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的创新平台,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在全国政协作的《关于国家立法保护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四点建议》报告,得到了俞正声的高度肯定,并在《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人民论坛》刊发,2015年4月2日,胡彬彬教授团队撰写的《 “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被《光明日报》智库周刊全文刊发。在推进法治湖南和法治中国建设中我校智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0-2011年,我校服务型政府与法治研究中心直接建议和牵头起草《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成为法治湖南三部曲之一;2013年,我校法学院江必新教授课题组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研究”;2014年7月项目研究成果《中国法律实施报告》在首都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首发式。2011年以来,知识产权研究院先后完成《湖南省专利条例》《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长沙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长沙市不动产登记条例》等条例的起草任务。在国家战略研究方面,我校金属资源战略研究院撰写的研究报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建议》、《加快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若干建议》,先后被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教育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刊发。刘少军教授课题组提出的“深海采矿工程”被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国家发改委遴选为“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中9个“重大工程”之一。2010年以来,我校“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被湖南省政府采用并转化为全省实施的12项“两型社会”系列标准,相关政策建议被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等重要内参刊发和国家发改委采纳。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关于“中国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被省委省政府采纳,纳入湖南省科技厅编制的《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2015年6月15日,湖南红网以“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为题,刊发了对我校智库建设的专访。2015年7月,我校成为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7个重点智库之一。

三、  中南大学智库建设“十三五”展望  

顶层规划,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和智库建设。中南大学制定的“十

三五”规划中20个专项中与智库建设、社会服务直接相关的专项有5个,其中包括1个科学研究专项、3个行业专项和1个地方专项,学校将发挥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以智库建设为抓手,提升服务有色金属行业、服务医疗卫生事业、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和服务地方的能力,特别是服务和引领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制造强省行动计划等地方发展战略。

创新机制,激发智库建设活力,更好地服务湖南和国家发展。今年学校成立中南大学地方治理研究院,进一步对接湖南需求,优化地方公共政策的“政府-高校”供需衔接机制;同时,改革智库人才使用、成果评价和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与高端智库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


狠抓落实,做好“硬技术”与“软实力”结合大文章。第一,抓前瞻性与学科交叉。充分利用学校拥有文理工医多学科的技术优势,努力建设“软实力”和“硬技术”相结合的高端智库。第二,抓应用性与重大影响力。成立“中南大学智库建设顾问委员会”,及时了解政府和社会的需求信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对接湖南“十三五”规划,开展量身订做式的政策研究。第三,抓队伍建设和智库人才培养。遴选100名左右校级智库专家、推荐20名左右省级智库专家和10名左右国家级智库专家,并有的放矢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智库人才。第四,抓文化建设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与有组织政策研究与跨学科交叉研究相契合的现实关怀、效率意识和创新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