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万立良:以智库力量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传播

时间:2023-03-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万立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实践已有十余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向全球公众贡献的重要思想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凸显着政党智慧、昭示着政党旨趣、形塑着政党形象。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发彰显其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治理优势。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传播思想理论的重要媒介,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中有所担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研究从中国推向全球,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格局走向开放型、认同型与共塑型。

  智库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生成于全球化与现代化交织的复合语境下,旨在探索人类应对全球性危机和挑战的新方案。自提出伊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便具有强化国家顶层设计、丰富执政理论储备的主体特性,隐含着中国共产党引领全球治理行动的价值旨归。作为非国家行为体,智库通过政策解读、供给公共思想成果等形式,为多元主体共解全球问题提供了理论路径。质言之,智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中发挥着贯通理念逻辑、交汇理念价值的作用。

  智库因其长期的知识积累与政策聚焦,在政党理念解读方面具有天然的先驱性。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方能获得全球公众认同并推动全球参与和构建,而贯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外逻辑则是实现理念更好、更广、更深传播的必经之路。所谓贯通理念逻辑,即智库在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站稳中国立场,选择符合或不损害全人类价值追求的议题、实例、修辞等佐证方式,将治理理念传播给全球公众,以获得大多数国际公众的思想认知。在当今的全球生态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充分关切国际社会现实,审慎选择理念解读方式与话语表达技巧,从而为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更早实现贡献智慧力量。

  在全球治理议程下,智库不仅能降低政策解读难度,亦能通过促成多元主体互动,进而交汇各方全球治理理念的价值关切,构建共生共荣的全球治理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发出的政党声音,需要在与世界其他政党理念的交流中表达理念深意与价值归宿,进而在双向交流中共塑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一些中国智库通过参加巴黎和平论坛等国际论坛会议,向国际公众阐述了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充分表达了中国构建共同认知、共同追求、共同目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决心。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路径,促进各国全球治理理念的价值交汇,正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协商对话功能的重要体现。

  智库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中发挥好“二轨外交”的智慧价值,拓宽理念传播的“辐射圈”,纠正理念传播中的信息偏差。

  担当政治话语解析角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人类文明发展应走持久和平道路,意在通过对话解决全球性挑战,协商化解全球性问题。新型智库通过各种建言献策方式,能够协助政府决策与创新举措。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进程中,新型智库应发挥既往的政治协助功能,廓清国际舆论场域中的谣言迷雾,拆解理念的实践内涵,以期找到中国共产党的全球治理理念与全球受众关注点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政治话语的国际交流建构共通的意义空间。

  担当安全问题协商角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内蕴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的中国话语,希冀将人类文明发展引向普遍安全方向。在全球动荡的不确定格局下,稳定有序的国际环境成为全球公众的共同向往。因此,新型智库应通过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联动国际间的良性交往,为国际争端与分歧提供新的协商对话解决路径。

  担当公共利益联结角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构建的“共同体”是一种共同繁荣的经济体,全球经济体之间应形成开放包容、普惠平等的合作关系。作为和平交流的组织者,智库通过论坛活动营造了平等有序的对话空间,使立足于不同立场的意见领袖能够充分交换意见,会通社会关切。

  担当多元文明交流角色。在世界文明多元共进的繁荣景象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清晰地展现了文明共存的价值意蕴,呼吁以交流凸显文明底色、以互鉴扩大文明影响。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类属,“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愈发成为文明交际的典型案例。新型智库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切口,通过出版专著、开办论坛、主办研修班等形式表达智库观点,进而助力国内外文明的双向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朋友圈”。

  担当良性生态推动角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共建绿色发展的全球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全球公众的共同家园,各国在环境议题中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共生思维在全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中应得到重视。因此,在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新型智库建设要与相应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相匹配,推动全球公众尽早认知生命共同体的践行价值,共同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等环境友好目标。

  智库建设

  在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趋势导向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健全其思想传播的“扩声器”功能,以更加多元的形式传播政党理念,从而增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影响力、精神感召力与价值塑造力,推动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出场与认同在场。

  强化理念蕴含的思想性,主动设置理念的解读议程,点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创新范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传播中,牢牢把握该理念的国际话语阐释权尤为重要。新型智库可以充分发挥其国际事务“协助人”角色,在理念传播中多维诠释其关切原点,阐发理念包含的共同价值,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协商的基础上开展构建。

  深化理念传播的技术性,对焦国内需求与国际责任,以系统思维拓展和联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主体与传播方式。新型智库要顺应国际传播场域中的新平台发展趋势,尝试借助元宇宙等新技术手段,统筹关涉传播对象的客体特性,扩展理念传播的差异化路径,最终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快更优地融入全球治理理念,增进中国议题与国际议题的衔接成效。

  升华理念交流的艺术性,转变传播手段与传播话语,建立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传播与地方传播的话语体系。新型智库要充分考量相异文化价值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积极调适话语表意方式,以复调传播的新形式开展全球对话,以此增益全球公众认知,引发价值认同共鸣,从而放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传播中的“声浪”效果。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为我国的全球治理活动提供了价值向度与行动逻辑,也成为破解与超越全球发展瓶颈的新方案。我们需要发挥“智库外交”的最大价值,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扎根全球,进而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厚度,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对标,实现国际社会对中国全球治理理念的观念认同与行为呼应,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共产党形象全球传播与认同研究”(21&ZD3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