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刘东: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内涵与建设

时间:2023-08-15 来源:浙江社科 作者:刘东

2004年3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2020年12月,教育部社科司下发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文公布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名单。2022年,《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广东、安徽、海南、浙江等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也已落地。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从概念、高校的自主探索,发展到了省市推进并成为国家层面的实践工作。然而,为什么要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如何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厘清。

01 为何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悠久、典籍宏富。西方的《理想国》《政治学》《论法的精神》《资本论》,我国的《春秋》《礼记》《文心雕龙》《传习录》,诸多哲学社会科学典籍、名著,为人类思想进步、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财富,但综观科学发展史,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一直存在争议。

自然科学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研究的结论必须是可复现的,如最近韩国科学家宣称发现常压室温超导体,科学界就要做复现实验,如果不能复现,结论就是不科学的。达·芬奇则提出,“在科学中,凡是用不上任何一种数学的地方,凡是和数学没有联系的地方,都是不可靠的,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个体思辨、逻辑推演的定性研究,以及实证案例、统计计量的定量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进行重复性的实验。而且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采集和分析困难,研究结果很难重复呈现,与数学联系不紧密,有的甚至与数学毫无关联,也不能“证伪”,所以经常被认为科学性不足。及至当代,还有人认为,“历史学及社会科学从来不是科学”,“社会科学很大程度是一种伪科学”。

面对“科学性”的质疑,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从逻辑、价值等诸多方面给予批判和回应,另一方面也从未停止革新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性”的努力。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提升自身科学性的创新探索,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同样可以开展实验研究的宣言。

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为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研究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契机。通过仿真、计算社会科学、大数据技术,可以挖掘、分析海量数据,既可以使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相关联,又可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复现”水平;通过脑电测量、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则可以使过去无法开展的生理、心理、社会运行实验成为可能。

哲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仿真研究和计算社会科学、大数据研究的产生,突破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无法实验的限制,实现了现实世界中成本巨大或者根本不可能获得的研究和实施环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可检验性”“可证伪性”正日益引起重视,“科学性”持续提升。

虽然严谨、可重复呈现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研究还未能实现普遍性、根本性突破,但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化”的步伐正在探索中坚定前行。

因此,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际上是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科学性需要和现代技术发展双向奔赴的结果,而党和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战略,则为建设实验室提供了动力和条件。

02 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自然科学探索科学规律、创新知识理论的一个基本方法是提出假设,通过控制变量,调节特定自变量,观察因变量和自变量变化之间的关联性,以“证实”或“证伪”假设,得出结论。这种实验研究法,只要结论是科学的,按照给定条件,就可以重复呈现,自然科学的“科学性”由此而来。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就是聚焦哲学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借鉴自然科学控制变量、调节变量的实验研究方法,引进、运用新兴科学技术,探索、创新实验研究方法等新型研究方法,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科学普及工作的实验室。

实践中,因建设目标不同,不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在主要功能定位上常常有一定差异。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定位是“着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创新,进一步拓展学科内涵,创新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也明确,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目的是“改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组织模式,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始创新和‘四个服务’能力”。

浙江省社科工作办2022年出台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同样旗帜鲜明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聚焦经济社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前瞻性、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探索应用实验研究方法等新型研究方法开展学术研究的科研平台。”

可见,目前中央、教育部以及各地正在推进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都侧重以科学研究为功能定位,着力建设研究型实验室,探索实验研究方法,促进科研范式革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学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核心使命。

当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社会科学、文本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控制变量、调节变量、观察变量间关系的传统实验研究路径。在此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对实验研究方法的探索,也就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实验研究方法。那些可以有效探索知识、保证科学研究结论的“可重复性”、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性的新型研究方法,都应该属于“实验研究”范畴。

03 怎样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一项创新事业,是全新的科研体验和实践探索,应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理念先行。有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需要把握好四方面问题。

首先,坚持一个中心。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积极推进公共决策实验、政策实践实验、经济发展实验、社会治理实验等,服务党委政府决策、政策执行、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实践需要,增强实验室的社会服务能力。

其次,守牢两个底色。研究型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哲学社会科学是实验室的学科定位,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必须始终守牢这两个定位。坚持“哲学社会科学+新兴工具”而不是“新兴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立足科学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不能在功能定位上出现偏差,更不能偏离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底色。

再次,明确三个原则。一是明确方法导向原则,以探索新型研究方法、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革新、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为基本导向。二是明确学科交叉原则,通过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医交叉、文农交叉,有效利用交叉学科的技术、数据、方法、理论,提升方法探索的有效性。三是明确科学原创原则,通过科研范式革新,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创新能力。

最后,明晰四对关系。一是明晰服务国家战略与服务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学术研究范式革新与服务国家战略有机统一,通过科研范式革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服务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和话语能力建设。

二是明晰学术研究导向与教育教学导向之间的关系,在聚焦科学研究功能的同时,兼顾育人育才功能,实现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之间的平衡。

三是明晰新型研究方法与传统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探索、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文本分析、元宇宙等新兴技术,探寻事物发展规律,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都是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验研究方法”的基本要义,但其并不排斥传统研究方法,应更好地实现两个研究方法的结合。

四是明晰实验研究平台与常规研究平台之间的关系,既把握好新型智库、研究基地、实验室三类科研创新平台的不同侧重点,将实验室建设目标聚焦于新型研究方法的探索;又把握好科研平台建设的共同点,强化研究方向凝炼、研究团队培育、精品成果产出、转化平台打造;更要通过新型研究方法的探索,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的前瞻性、原创性,应用对策研究的战略性、有效性,培育和催生新的学科和学术增长点。

作者:省社科联党组成员、秘书长 刘东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