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李开盛:思想大国需要民间智库

时间:2016-01-2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李开盛


一个真正的大国,必须拥有真正的思想。三流的大国,以武力征服世界,二流的大国,以金钱收买世界,一流的大国,是通过思想引领世界。

在现代社会里,思想的产品与一个概念——智库——密切相关。美国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大国,不只是其雄霸世界的军队,也不只是独步全球的GDP与科技实力,还离不开一批活跃于政经两界、纵横于世界舞台的一流智库: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外交关系协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传统基金会、企业研究所……如果需要,这个名单几乎无限拉长。

自习近平执政以来,智库建设也被提到空前的高度,甚至列上了最高领导人的议事日程。2015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发布了让许多智库研究人员心潮澎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2016年又确定了首批25家高端智库名单。中国的智库建设,似乎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高潮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略显尴尬的是民间智库。国家、社会对智库的空前重视为民间智库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与土壤,但中国特色的环境也让他们颇感迷茫。与民间队相比,“国家队”智库在体制、渠道、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一览无遗。在首批25家高端智库中,绝大部分都是政府直属或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智库,所谓的“社会智库”只有2家,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事实上,这里的“社会智库”与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独立智库还是两码事。

其实,如果从贡献思想的角度看,民间智库有可能比政府智库做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产生思想的前提是独立地位、多元思想与批判精神,而这些更容易在民间而非官方智库中找到生存土壤。官方智库可能有很好的“上达天听”渠道,但受自身体制的束缚,最有可能做的还是出点子、做谋略。或许,这符合“智库”这一中文名称的本义,但如根据“think-tank”这一英文原名的标准衡量,官方智库要产生真正的思想(think)还真不容易。

但思想在民间智库中也不可是自动产生的,它还需要一系列条件的培育。首先是产生思想的人才。在无法为提供相应的地位与经济保障的情况下,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智库很难吸引到高端的人才,从而缺少产生思想的“大脑”与“大脑群”。

其次是酝酿思想的机制。思想必须在充分的信息、人员交流中才能够产生,而中国特色政治社会环境下导致的信息供给不充分,对于思想的创造是一个重要束缚。体制的屏障也阻碍了人员的交流,美国智库之所以发达,一个诀窍就在于政府与智库之间的“旋转门”,高端人才能够在产生思想的智库与实践思想的政府之间自由轮换,实现“教”、“学”相长,这对产生能够真正引领世界的思想功不可没。

最后是购买思想的机制。思想最终如果不能进入“市场”,其价值得不到承认,其产生来源最终也会枯竭。当然,这里的“购买”并非交易式的买卖,而是体现为是否被决策者接纳,以及是否得到多元化社会资金的持久注入。这两个方式,看似都没有直接为思想付钱,但事实上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购买”思想的方式。而当前中国的民间智库往往没有这样的“市场”,那些能够从市场赚到钱的智库往往都是出卖低级智力产品(如做企业咨询等),而非扮演真正意义上的智库功能。

所幸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民间智库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在由宾州大学刚刚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中,有一个“全球最佳民营智库排名”50强榜单,6家中国智库上榜。笔者对其中一家即察哈尔学会(第45名)稍有所知,因为其主打领域是公共外交,与笔者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高度接近。自己以前的学生、现在的朋友都曾经或现在仍然为其工作,而许多同行,也被它聘为高级研究员。


但在笔者看来,察哈尔们取得这些成绩的过程是“艰难的”,其中离不开相关的精英人士在政学两界的“长袖善舞”,也渗透着他们在体制内外之间行走的种种谨慎与无奈。可以说,有利于中国民间智库充分发展的土壤远未培植出来,而中国作为一个思想大国的崛起,可能还有待时日。

(来源:国关前沿通讯,2016年1月28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