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出炉,本届共有10名杰出华人当选,入选的华人包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著名指挥家余隆等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以至于很多人奇怪这些优秀学者能够在国外当选院士,为何在国内却没有对应的学术荣誉?
这就不得不提到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社科院了,这也是多年来很多人心里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都设有院士制,为何中国社科院不设院士制?
曾经群星璀璨的人文院士
要说到我国院士的起始,就不得不提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了,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2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一体的国家科学研究院,直隶于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与教育部平行。中研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其在建院之初曾在体制上模仿法国皇家科学院和苏联国家科学院。
其后,中研院开始讨论设立院士制度,并最终在1947年4月形成《院士选举规程草案》,并以通信投票的方式选出15名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1947年5月16日,院士候选人的提名在全国展开。经过全国正式提名结束后,确定了510名院士候选人,第一轮踢掉了108人,最终有402人提交给了当时中央院的院士评议会。第二轮又从402名有效候选人中筛选出150名院士候选人,最终直到1948年产生了81名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评出院士。
中央研究院评出的81名首届院士,分为了人文组,数理组和生物组三大类,其中人文组院士28人,数理组院士28人,生物组院士25人。可以看出人文组占比是相当高的,而我国首次评出的人文院士也的确是群星璀璨,包括胡适,冯友兰,陈演恪,马寅初,傅斯年,金岳霖等一大批顶尖人文社科领域的大师都得以入选。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首届中央院院士评审中,关于郭沫若的入选问题在评委会造成了很大的争论,不过郭沫若最终还是顺利的当选了首届中研院院士,不过在得知自己当选后,郭沫若拒绝接受这一当时的最高学术称号。
新中国院士制的产生殊为不易
大家都知道,中科院最早是采取学部委员制的。中国科学报曾经有过一篇报道说,1960年,中国代表团出访英国,当时有个安排是参加英国皇家学会纪念会,不料当时的英国会务主持突然通知中国代表团:“明天的大会,只有各国科学院正式院士才有资格参加,请各国与会院士明日穿戴好本国科学院的院士礼服和冠冕,以便识别,否则,会场警卫将拒绝其入场。”当时听完通知,几名中国代表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当时中国科学院没有实行院士制,更没有院士礼服,要是按照英国人的规矩,中国代表团全都不能入场!
还好时任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对英国人说:“被你们称为院士的那个名词,在我们中国叫‘学部委员’,我们将身着通用礼服入场。”第二天,中国的“院士”们身着中山走进了会场。
这虽然是中科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却让中国科学界重新思考中科院到底是采取学部委员制度还是院士制,而后中科院设立院士制的进程开始加速,当时陈毅与郭沫若等都已经明确要搞院士制度了,可惜后来的文革等使得这一进程再度拖后,直到199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科院学部委员改称中科院院士。1994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批准了这一决定。同月,中科院也随即向全体学部委员发出通知,学部委员到院士的过渡终于完成。此外,1994年设立的中国工程院从成立之初就采取了院士制。
曾经有过不少尝试
中国社科院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5月7日,经党中央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如今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文学哲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历史学部、经济学部、国际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等6大学部。事实上中国社科院是尝试过想要设立院士制度的,1979年,社科院首任院长的胡乔木就主张建立院士制度。1年后,在胡乔木和时任中科院院长、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推动下,中科院、社科院和国家科委联合进行了院士制度筹备工作。不过最终中科院成功的设立了院士制,中国社科院却没有。
中国社科院的学部委员制
在中国社科院成立了近20年后,终于在2006年8月3日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公布了首批47名学部委员和95名荣誉学部委员名单,当时的很多媒体解读说中国社科院要设立院士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11年,中国社科院又增选了第二批共10名学部委员和38名荣誉学部委员。2014年7月16日增选了第三批学部委员,不过只有4名学部委员。这也是中国社科院到目前为止遴选的三批学部委员,而且人数一次比一次少。
很多人认为,学部委员不就等同于院士吗,事实并非如此,更何况中国社科院的学部委员是在社科院内部遴选产生的,而非面向全国遴选。另外全国很多高校在校内设立了文科资深教授的职位,待遇等都等同于院士,不过这毕竟也不是全国层面的学术称号。
这些年来,关于中国社科院是否应该设立院士,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支持的人认为设立中国社科院院士有利于我国人文社科的发展等,而反对的人则认为人文社科的学术成果不好衡量等,说法不一而足。最后做一个投票,你认为我国是否应该设立中国社科院院士?
(来源:青塔微信公众号 ,2016年0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