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谷曙光:高校智库泡沫化值得警惕

时间:2016-12-12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谷曙光

在2016年11月10日的“2016上海全球智库”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谷曙光就智库创新与新型智库建设的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全球智库排行中,很多欧美高校智库都名列前茅,而国内高水平的高校智库尚不多见,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的高校智库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的高校正在大力建设智库,一大批高校智库应运而生,发展形势喜人。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很多高校都一窝蜂地建智库,以搞运动的方式来推动校内相关研究机构往智库方向转,这种泡沫化、数量化的倾向值得警惕。高校的根本职能是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科研机构、研究基地虽然多,但真正有条件发展成智库的毕竟有限。一味强调向智库方向转型,往往会转成一个“四不像”、“伪智库”,既做不好之前的研究,又做不了智库的工作。

有条件的高校智库,在发展上也要有自己的清晰定位。既不是政府智库,也不是社会智库,而是介于“庙堂”和“江湖”之间。高校智库的优势不是做时效性很强的政策研究,更不宜盲目追求短平快、在短期热点课题上投入过大,而是要结合高校自身特色、研究基础和学科积累,进行长线研究,做一枚在关键时刻用得上的“闲棋冷子”。

高校智库既不能沿用政府智库机关化的运作模式,也不能采取社会智库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要探索高校智库自身的体制机制创新。思想力是智库的核心,高校智库在人事制度、研究经费、产品把控、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都要进行创新。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在人事上设立智库科研岗,在经费上无需学校投入,引入的是捐赠资金,这些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

(来源: 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2016年12月8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