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时间:2015-11-07 来源:原创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

今年初中办、国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文件颁布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推进智库建设,尤其是社科院系统更是将之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上海社科院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智库建设精神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我院智库建设的基础、优势、特点,研究制定我院下一步实施高端智库建设的方案设想,拟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一条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新路。

一、上海社科院智库建设的基础与优势分析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社科院,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社科院,也是上海唯一的综合性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科院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人才队伍、媒体资源等,为智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组织机构保障。我院现有17个研究所,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学科以及决策咨询服务的主要领域。2014年上海社科院在地方社科院系统中率先启动了“创新工程”建设,在原有研究所、研究室和研究中心基础上,形成了55个各具特色的创新型研究团队和一批跨部门的创新平台网络。自2008年起我院先后与民进、民盟、民革中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华东、华南地区建立了若干个国情调研基地,使我院科研工作能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

(2)人才队伍保障。我院共有编制970余个,现有在职员工约760人,其中科研人员近50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共4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近200名,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我院的研究生院在地方社科院系统中唯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在读研究生约620名,可以为智库建设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3)媒体资源保障。我院拥有1家报社、14本学术期刊和1家出版社。其中,《社会科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第一张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报刊,是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发表重要信息的主渠道;《社会科学》杂志长期被列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在社科界享有盛誉。我院还与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以及人民网、光明网、东方网等新型媒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院内外媒体资源为上海社科院提供了强大的智库转化平台。同时我院还与美国《中国论坛》(英文季刊)签定了合作协议,刊发我院英文论文,提升了我院研究工作的海外影响力。

(4)国际交流保障。我院与许多国际著名大学和智库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了全球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形成了许多具有国内外影响的合作成果和平台。例如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麦甘教授合作开展全球智库研究,发布了全国第一份智库影响力排行榜;我院承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是国内唯一由中宣部指导的中国学领域的论坛,目前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形成了包括800多位海外知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在内的国际学术网络。类似的平台还有文化部设立在我院的“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这是文化部设立的唯一一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平台;以及由国家工信部、商务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上海市政府等单位主办,我院承办的“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等。

(5)文献数据保障。我院图书馆藏书丰富,文献数据库齐全,我院还继承了原圣约翰大学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海近代史、民国时期法律等方面的特色馆藏,被列为国家研究级学科文献。同时我院在长期的决策咨询研究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和实践价值的自建数据库,如:社会发展数据库、国际城市数据库、长三角数据库、国际学术会议数据库等,并拥有社会调查中心、长三角联合网等数据采集平台,为我院智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上海社科院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勇于先行先试、大胆探索。2005年,我院正式提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办院宗旨;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我院院长王荣华率先向总书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政策建议,并于同年全国第一家设立“智库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国外智库运行模式,并于2013年起对全国智库机构进行综合排名;2013年院里还专门设立“智库科研处”,探索建立针对智库的科研组织管理体制,并编发以“上海新智库专报”命名的内参研究报告。2013年市委书记韩正同志来院调研时提出:“上海社科院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库,社会科学系统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最强大的智库之一”。中宣部领导在有关调研中专门评价:“上海社科院在智库建设中先行一步,有基础、有成绩、有经验,值得肯定。”

二、上海社科院智库建设的成效及主要特点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理应走在前面,对此上海社科院责无旁贷。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阶段上,我院结合上海的实践,在服务中央和市委决策方面,取得一系列前瞻性成果。例如,1980年代中期,我院首次提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次序,率先提出浦东开发开放和举办世博会。例如,1990年代初, 我院率先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于1993年建立全国第一个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全国五大基地之一。2000年以后,我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平崛起”、“新开放观”等战略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院进一步提高为中央决策服务的咨询能力,向中办、国办、中财办、国安办等提供大量咨询研究成果,其中《未来十年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是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准备的全面深化改革研究中唯一来自地方的报告。

总结我院智库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充分依托学科与智库“双轮驱动”的独特优势,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尝试,努力实现“六个打通”:

一是“中央决策与地方实践打通”。超前聚焦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和中央的重大决策,展开国家战略的地方版预研究。国家战略和重大政策应当“从地方来,到地方去”,不断检验不断完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我院坚持以面向世界、立足上海的视角来考察国家战略和中央政策的落实效果。重点研究中央赋予上海的全局性战略任务的具体化,同时关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新倾向,并及时反馈中央。

二是“全国经验与上海探索打通”。发挥上海的排头兵先行者作用,聚焦上海超前发展中“先行一步”的探索过程,同时又不断吸收全国各地的成功经验,由此形成“从全国来、到全国去”的凝练过程。上海要服务全国,就要研究各地创造的经验,尤其要研究与上海紧密联系的长三角地区、沿海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流域经济带以及对口支援边疆省区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创新经验。上海作为全国的改革与发展“试验场”,也需要检验其先行先试模式在全国的可行性。

三是“国际战略与国内战略打通”。按照统筹内外两个大局的宏观思维,聚焦“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体制”之间的融合与竞争,研究上海在内外结合中的战略地位。把上海发展放在全球化大局中思考与研究,既要研究上海在市场要素大流动中的枢纽功能,又要研究上海在市场体制融合中的倒逼机制;既要研究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对外影响力,又要研究上海提升为多元文化的世界城市的路径。

四是“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打通”。 推动智库成果的理论提炼,增强重大问题研究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化研究能力。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践导向为重点,主动发现重大问题,主动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从应用研究中提炼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成果,从对策研究中形成长远战略价值的成果。

五是“社科人文与科学技术打通”。打造混合型智库平台,以适应当代科技急剧变革和社会结构深刻转型的需要。从上海和全国的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经济和低碳发展、城市布局和人口结构、科技创新和结构转型、一带一路和长江流域、信息安全和智慧城市等等,特别是服务上海建设全球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都需要科学技术与社科人文的高度结合和相互渗透,需要借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定量分析。这是传统智库向新型智库转变的必由之路。

六是“学术研究与国情市情打通”。 充分发挥我院了解上海、熟悉上海的优势,充分发挥与政府部门沟通便利的优势,充分发挥与上海市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做细做深做精上海市情的调查研究,建立若干本市和外地的各类调研基地,以了解和适应新的国情市情,为实现全面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同时,为更好发挥社科院作为上海智库重镇的作用,我院还积极探索性构建协同创新研究平台。2014年我院牵头发起成立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研究协调中心,集合上海市3家智库、5所高校的自贸区研究力量,探索政府、高校、社科院“三合一”智库模式。

三、上海社科院努力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设想

作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我院在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做了一些努力,但是对照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和亟待改革的空间,主要表现为:现有组织管理体制不利于智库型人才的培养与内外流动,现有的科研体制不利于高质量智库成果产出,现有的成果评价机制不利于优势资源整合以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高质量的决咨建议,现有经费管理制度不利于激发科研积极性,现有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不利于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和话语体系建设。此外,在思想观念、科研条件保障、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院将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建设“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的要求,以创新工程为载体,以强化决策咨询研究为方向,以改革现行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进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创新为重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新型智库运行模式。

1、明确重点研究内容,构建高端智库的研究体系。对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布局,对接中央和市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接世界、全国和上海的新趋势新实践,形成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问题导向性的研究方向。按照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突出智库建设专业化优势的要求,我院高端智库建设体系拟分三个层次:一个重点研究方向+5个专业化新型智库平台+18个研究所的智库研究任务。根据我院“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时空特点,以"国家战略与上海先行先试"作为高端智库建设试点的主攻方向和核心领域,

2、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创新,探索新型智库的体制机制。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突出党组织在高端新型智库中的核心作用。院党委要成为院新型智库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突破和解决高端智库建设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瓶颈。党委要加强对各所、中心、团队的规划指导,加大研究所行政体制改革力度。以建立“大管理、大服务”体系为目标,适度调整院所法人治理结构,在全院范围内实现机构编制、人员编制、科研经费等的统一调配与管理,促进管理服务功能的集中化和科研资源的集约化,提升智库运转效率。

3、以创新工程为“抓手”,推进科研组织与管理制度创新。探索科研组织新形式,促进院内外智库资源整合。以项目制为核心,形成跨学科、跨部门、跨界以及跨国的首席专家选拔和团队组建模式;以团队、项目、平台为抓手推进协同创新,形成若干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研究平台;巩固和深化我院与政府部门、民主党派、兄弟省市之间的合作渠道和协作平台。对智库科研团队的首席专家给予更大的人员选择权、研究组织权和经费支配权,形成“责、权、利”相匹配的团队负责制度。创新智库成果评价方式,形成决策部门、社会用户、学术同行和本单位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特别要将获奖、领导批示、转载、媒体报道等纳入成果评价。

4、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双向流动,造就一支高端智库型人才队伍。探索构建“按需设岗、注重经历”的干部聘用体系,打破现有职称、职级的体制性壁垒,实行同级管理,实现科研职称与干部级别、院内岗位与院外岗位之间的互通,打造一支较强的智库型专业化干部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打破阻碍人才引进的壁垒,探索全职引进和兼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鼓励科研、企业、政府人员相互挂职,实现人才“柔性旋转门”。改善智库人才待遇,健全与高端智库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和职务职称体系。

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强化高端智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充分利用我院报刊优势、新智库专报系列和上海发展皮书系列,推动智库成果的翻译出版,强化智库成果的对外传播推介。深化与国际一流智库的合作交流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国际顶级智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智库的合作,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和发布研究成果,互派人员长驻对方机构开展智库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世界中国学论坛”等学术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简化国际交流程序,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将已列入各类科研项目预算的学术性出访与一般行政性出访相区别,不计入“三公”经费范围,同时放宽对具有局级行政级别的专家学者在出国次数、停留时间以及访问国家个数等方面限制。

6、推进智慧工程建设和财务制度创新,为高端智库提供支撑。以“智慧社科院”工程为抓手,加强专业数据库建设,积极构造知识服务、信息交互和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全院管理信息化,增强科研人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设立“上海社会科学发展基金会”,探索建立长期跟踪研究、持续滚动资助的新机制,提供更加灵活、充足的经济保障;改革科研资助方式,将目前的前端资助改为后端资助,即“先研究、后付费”,在科研项目完成之后,视成果质量对研究团队给予成本补偿或经济奖励;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科研经费分配方式,提高人力成本支出在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比例,争取达到50%以上。

四、对我国当前新型智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中国智库发展呈现“多而不强”、“分散分割”等特点,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智库,不能很好地适应决策者的现实需求。从提升智库的能力水平,为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上必须率先解决三个问题。

1、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评价体系和标杆性指标。

《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功能作用做了非常重要的阐述,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具有8个方面的基本标准。但究竟如何评价智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仍缺乏一个统一权威的指标体系。当前全球智库的评价主要依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项目”(TTCSP)发布的排名表。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在学习借鉴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智库方法的基础上,自2013年起探索了一套适合中国特点的智库评价标准,并连续两年发布了中国智库排名,对各类智库的决策影响力、舆论媒体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及国际影响力等进行了综合评价。今年,全国许多地方,如零点咨询研究公司与中国社科院评价中心等都开始尝试对智库进行评价。我们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评价体系是当前智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既考虑全球通用原则,也要考虑中国国情特点;既要有专家主观测评,也需要客观数据指标;既要依赖传统标准,也需要互联网大数据支撑;既要考虑精准的专业性,也要保持独立的公信力。要客观、公正、独立地测评中国智库的整体发展状况,成为新型智库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

2、积极推进中国智库体系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对比国际先进智库和国家战略需要,我国智库应更具有大局观、历史观和务实观,更能把握国家核心利益和整体协调意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智库“多而不强”的散乱局面,我们认为,当前要积极推进中国智库体系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应打破部门所有制和行政级别,按照问题导向和专业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研究力量整合和智库资源综合配置。要率先形成一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国内战略与国际战略结合、安全战略与经济社会文化战略结合、中央政策与地方实践结合、体制内与体制外结合的高端智库复合体。将金字塔型的垂直封闭结构转向扁平型的横向开放结构,建立决策信息下达和智库成果上报的直通机制,智库研究成果向重大决策转化应缩短周期。经过中央决策部门协调,构建战略智库合作网络,形成全方位、超长时段、超大空间、跨领域的研究能力,尤其需要提高趋势预测能力和危机预警能力。设计重大战略研究议程,列出战略前瞻问题清单,引领智库关注国家战略前沿问题和世界舆论重大议题;建立智库成果专家复审机制,确认成果创新的知识产权。

3、建立开放式、多层次、跨领域的智库战略联盟。

智库的开放性应体现在国际开放、社会开放和媒体开放等方面。为了解决当前中国智库“分散分割”、低水平重复研究、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促进智库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开放式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全国各地兴起了智库联盟的热潮,比如由中联部当代经济中心发起的“一带一路”智库战略联盟,由山东社科院发起的“山东智库联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智库合作发展的方式,但目前大多形式大于内容。我们认为,当前首先要积极推动智库的国际化,在课题设置、人员组合、经费来源等方面探索开展国际合作的体制机制。比如,建立亚洲智库联盟,以相关智库核心人物参与,通过这个网络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机项目和论坛,形成智库共识,诠释中国战略,扩大亚洲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内开放力度,适当开放民间智库的战略研究参与度,形成战略思维和战略方案的参照系,在举办网站、出版报刊、开展民调等方面,鼓励体制内外的智库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开放式的智库战略联盟构成:一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在全国不同智库之间建立信息互通网络,包括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微信群等技术手段建立网络虚拟智库,在各专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全国范围分类数据库共享系统。二是国内不同智库之间建立协同合作网络,通报各自研究重点和创新成果信息,减少重复研究,增强协同能力,以此形成不同智库的研究优势和战略储备。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