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美英: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能

时间:2017-06-1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马美英

马美英: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能(图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历年来都成为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其主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而这些无不与科技和创新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结合文件精神,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1、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研发是基础和前提,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就是适应农业由量到质转变的大趋势,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创新农业研发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从本源上驱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一是突出种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种质资源的改良和创新,加大对育种理论方法、分子生物技术、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性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和培育,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二是注重农业生态技术研究。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关键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药化肥减施、有害生物控制、农林生态修复、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农业生态质量;加强农产品产后处理、绿色贮运、贮藏保鲜、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提升农产品加工整体技术水平,延伸农产品的价值;开展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质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确保农业生态安全。三是加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科学部署创新链,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围绕粮食、油料、畜禽、经济林等农业产业部署创新链,聚焦农业领域的重大、核心关键科技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2、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推广是手段,技术只有全面推广普及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一是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把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培育壮大农技推广队伍。同时通过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二是创新农业推广组织模式。鼓励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进一步改变体制机制,让专家下乡,让基层农技员扎根,依托科技视频,把技术送上门,着力打通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业科技与农户的“零距离”接触。三是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大力开发推广绿色高效种养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模式,促进农业节本降耗、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

3、发挥平台创新示范作用。平台是支撑,只有通过平台,才能集聚创新要素,才能幅射带动农村农业发展。一是切实发挥园区创新孵化示范功能。科学制定农业园区规划,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支持园区产学研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交易机构等科研和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结合区域实际,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二是推动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升级。按照“一县一特色”、“一园一特色”的总体要求,优化园区规划布局,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示范区运行机制,全面推进湖南环洞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首批示范区建设。三是深入推进农业星创天地建设。围绕服务农村创新创业,深入推进农业星创天地建设,推动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村,与“三农”有机结合,将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4、壮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人才是根本,是决定创新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只有创新团队的壮大与发展,才能为农村农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一是创新机制体制,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制度,鼓励高层次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二是创新教育与培训方式,大力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团队。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湖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马美英)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