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加快发展湖南服务型制造的思考和建议

时间:2015-07-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消息

湖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一、当前湖南已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关口”

湖南人均GDP于2010年首次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达到3652美元。从以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演进发展历程看,人均GDP从3000美元跃升至5000美元,经历的时间大多为5至7年。按照十二五规划预计,湖南人均GDP将会于2015年达到5000美元以上,“十二五”期间正好处于人均GDP3000-5000美元阶段。

  人均GDP进入 3000-5000美元阶段,是国际上公认一个国家地区发展的重要关口。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发展的重要“关口”,就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在一起,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要么能够把握机遇,妥善处理好矛盾问题,继续快速增长一个较长时期;要么可能因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跟不上而陷入相对低迷、徘徊,甚至长期停滞状态,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规律性的认识,已被世界许多工业化先行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实践所反复证明。

  当前的湖南,就正是站在了这样一个发展的“战略十字路口”上,站到了一个或继续快速发展,或可能振荡徘徊的“分水岭”前。今后,湖南的工业化进程应当而且必须由目前的中前期阶段,加速向中后期阶段发展演进,但同时面临的诸多矛盾与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今后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加速升级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化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加速扩张发展的趋势与诉求,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等严峻问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空前巨大。

  近年来,湖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10名位次,但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序却有所下滑。这种状况表明,我们相对重型并且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大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构成GDP总量规模的要素组合,决定竞争能力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显然,今后如不能加快提升重化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妥善解决产业结构重型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重问题,湖南未来的快速发展和健康发展将难以长久维系。

  二、今后湖南重化工业的发展之路该怎样走

   目前两种观点较具代表性:一是湖南应该“轻型化”产业结构,即加快消费品轻工业发展,促使产业结构由“重”变“轻”;二是应当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迅速扩容提升,相对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这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也都有一定片面性,而且短期内难有显著成效。

  表象上看,湖南今后的确应当适时抑制重工业的高速扩张,加快重化工业的“轻型化”发展步伐。但深入考量,这似乎既不太符合重工业曾一直是湖南产业布局重点的历史,并且至今仍一直是湖南强力支柱产业的现实;也不太符合人均GDP过3000美元之后先行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发展的基本规律。据我们对国内若干年前人均GDP就已过3000美元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份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这些先行省份在跨过3000美元台阶之后,第二产业的比重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呈现了快速增长态势,几乎都是在短短几年间实现了其重化工业的大幅度增量扩容。显然,这对于它们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型经济逐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起到了巨大的奠基作用。因此,这些先行省份现在几乎无例外地都在思考和部署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问题。

  实际上,湖南人均GDP在达到3000美元之前的几年间,就已开始并日渐明显地呈现出这种重工业不断加速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特征了,因此也就有了总量规模的连年持续大幅扩增。在人均GDP跨入到3000-5000美元阶段这一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湖南仍应遵循规律、趁势而上,继续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步伐。必须认识到,没有总量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未来的发展就没有后劲,结构的转型提升就没有坚实基础。因此,“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快发展和优化发展,是新时期湖南工业化发展新阶段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全省人民肩负的重大责任。

  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尽管“避重就轻”问题在“十二五”来谈还为时尚早,目前也没必要过于纠结产业结构究竟是“轻”好还是“重”好,但今后却不能再继续照搬以往的那种“持重”发展模式了。也就是说,虽然重化工业化一般是工业化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阶段,但发展至今的湖南,已到了需要开始注意防范“霍夫曼陷阱”问题的时候了,要开始考虑如何避免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之后仍对重化工或制造业过度依赖,以致可能落入转型升级相当艰难和迟缓的陷阱。为此,现在着手积极探索寻求一条较为现实可行的调整与发展“两全其美”之路,既要立足湖南现有基础,又要着眼未来转型发展需求;既要在总体上继续加快重化工业的扩容发展,又要遵循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将逐渐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趋势性规律,适时地在当前重化工业发展进程中通过注入“服务”因素而相对“轻型化”,不断提升重化工业发展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服务化水平。

  三、服务型制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湖南今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抉择之一,就是应当适时明确地提出,加快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融合互动,为不久的将来湖南顺利跃上人均GDP5000美元台阶,加快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而铺路搭桥,奠定坚实基础。

  所谓服务型制造,是当今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模式。服务型制造包涵面向服务的制造和面向制造的服务,是基于生产的产品经济和基于消费的服务经济的融合,它通过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消费的融合将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产业资本聚合在一起,形成价值增值的聚合体,是制造与服务有机融合的新产业形态。在微观层面,服务型制造主要表现为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在中观层面,它主要表现为从制造业城市向服务业城市转变;在宏观层面,则主要表现为生产型的产业体系向服务型产业体系转变,直至整个服务型经济体系的基本形成。

  这一系列的转变,主要表现为在信息化的融合与催化作用下,制造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融合。这种背景和条件下的重化工业发展,也将逐渐被赋予一些新的涵义,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为引领和支撑的演进特点,并有可能相对缓解一些资源环境的约束和压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实际就是制造业不断崛起和壮大,并逐渐与服务业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共同提升的历程;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实际就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背景下的服务型制造崛起并引领发展之路。
 显而易见,适时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全省当前加快推进两型建设的战略取向高度一致,与转方式、调结构本质要求内在契合,有利于加快湖南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通过“两业”融合,形成“双轮驱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规模跨越发展

  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湖南应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提升省域综合实力和长远竞争力的根本支撑,同时紧密结合当前“服务化”的发展大势和“轻型化”的发展需求,以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为切入点,进行一场以制造与服务相融合为主要形态的产业变革,有效推进湖南重化工业的相对轻型化发展进程。

  四、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为加快实施推进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型制造业,固然离不开企业的主体性作用和市场化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但就当前而言,政府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作用尤为显得重要。为此,政府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地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互动的新发展观,把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摆在湖南今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实现向工业化高级阶段跨越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尽快统筹制定专项发展规划并修订完善相关规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性服务业的有序融合。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和创新制度条件,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构建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协调机制和政策体系,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态势。此外,还要及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经,在全省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全面发动,适时掀起服务型制造发展新高潮。

   二要认准方向重点突破服务型制造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产业深化的表现,根本上与分工细化、市场细分及专业化高度发展相联系。因此,在推进服务型制造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和竞合共赢的战略方针,以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向国际产业价值链高端转移升级为目标,举全省之力,争取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是着眼于引领全国和服务全球角度,充分利用国际服务产业转移新机遇,依托湖南装备制造业优势,积极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流程,同时加快自身服务业务外包进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服务提供商的方向转变;

  二是着眼于拓展后端服务网络和增值空间,整合生产与服务资源,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业”的融合互动,积极构建相关产业及企业面向客户的全面解决方案和长期共生关系;

  三是着眼于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的融合互动,大力推进生产服务信息化、设施装备智能化、业务流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现代化;

  四是着眼于集群、集约和集聚等“三集”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为依托,以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和省级开发园区为支撑,率先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逐步形成服务型制造网络和示范效应,引领全省发展

   三要协同改造,整体提升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是一项涉及企业和产业,技术和制度,以及政府等多个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在加快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实施进程中,要兼顾突出重点、协同发展和协调推进的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深化改革创新,综合运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高新技术和信息化等手段,特别是在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其融合互动以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产业的同时,还要格外重视传统产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协同改造,全面提升整个产业体系的协同化和服务化水平在具体操作上,则应坚持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在每一个重点传统产业上,都至少有一个高水平的“两业融合”项目作为龙头,由此启动和推进整个产业的服务化转型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研究项目[2010WTA14]阶段成果  史永铭执笔)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