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顺:青年科研人员的社科梦

时间:2017-01-0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杨顺顺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事们:

大家好!

按照院办的相关安排,让我作为青年科研人员代表,在院庆60年周年会议上跟大家做这个汇报。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对这份信任感到十分荣幸,但也十分惶恐,在各个对我院有着重要意义的日子,应该跟大家交流些什么?考虑到院办并没有给出主题,而这个会议名称即是院庆又是座谈,想跟大家交流一下不那么严肃的话题。简单的说,是一个青年科研人员的心路历程,如果要说得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谈一谈青年科研人员如何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实现社科梦。

有人说,今年杭州G20峰会的时候,安保人员都成了哲学家,他们会问你三个终极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如果后面再加上一个“为什么”,那就成了终极难解的哲学问题了。换到我们身上,对每一个到社科院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员来说,一定会有很多人不经意间也会思考“我为何到社科院来”、“我的定位是什么”、“我未来要做什么”,不想好这几个问题,青研就没有归属感,就没有根。

我为何而来?记得一位领导说过,大多数人生无非三条出路,赚钱的人、当官的人、做学问的人,这都是算是脱离了一般意义的为生存而忙碌的层面上的人,所以大家是幸运的。我想,赚钱的人,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很多都已经错过了,赚钱这个事,不是赶电梯,后来者先出,而是按计算机术语说是FCFS(先到先服务),等你出去已经来不及了,而且你在博士阶段,导师教你的肯定也不是赚钱的办法,在我们的班上,本科、硕士的赚钱能力大抵是比博士强的。当官的人吧,这条路可能大家读到博,起点是要高一点,比我晚两、三年毕业的师弟师妹们选这条路的现在职务都比我高,但是当官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来事,你扪心自问,真的适合这条道路么,反正我是力有不逮。于是除了一些特殊道路,搞艺术、搞冒险之类的,看看书、做做学问也是件很惬意的事,另一位领导说过,国家每个月给你一笔钱,让你可以自由的看书、思考、写点想写的东西,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这么舒服的日子哪里找喽。于是,已经在高校待了10载磨去了所有对高校新鲜感的我,来到了社科院,虽然有些偶然的因素,但也有些内在的逻辑,这里房价低,意味着生活成本低;这里人比较少而且热情,意味着处理关系相对简单;这里离家不远不近,意味着既没有亲朋琐事的烦扰又不至于过于疏远。

转眼间到社科院已经6年又半载,从一个研究环境学的纯理科生转型成一个从事经济管理研究的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员,按已退休的老所长的说法,转型很流畅、上手很快,完成了个人许多的第一次突破。第一次主持社科基金、第一主持自科基金;第一次主持省级项目、第一次主持国家项目;第一次主持横向课题、第一次拿到省领导批示;第一次出版学术专著、第一次发表经济学类权威期刊、第一次在SCI论文上拿到ESI高被引荣誉;当然,还有更多的第一次还在未来。一句笑言,我现在算是脚踏社科-自科双身船,手持理论-应用两支桨,在学术苦海里继续泛波。所以,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在座的很多前辈、领导、学者、同仁,感谢领导对我们环境类学科团队建设的支持,感谢培训办及各位前辈对我课题设计的反复琢磨;感谢两任所长对我的信任和维护;也感谢科研处对我偶尔出格的容忍和财务处不厌其烦的辛勤劳动;需要感谢的很多,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其他机构问我在社科院的最留恋的是什么?是院里人好,做事就会轻松。没有这样的环境,就卯不足劲;没有大家,就没有这么多的第一次突破!

其实,跟我一样,经过了数年的工作学习,青年科研人员都在社科院这一方天地和自己的相关研究领域初步稳住了阵脚,正是励精图治、大展拳脚之时,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当然也是社科院的未来。那么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什么呢,这也是我常常思考而肯定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我只能把自己的思索跟大家分享。一位同领域的学者曾说,他是一个环境科学工作者,但不是一个环保主义者,研究更像是谋生的工具。同样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我们现在可能只是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未来可能是一名社会科学学者/专家,或著名、或不太著名。但我想,王健林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我们不妨先定一个大目标,成为一个社会科学家,就算达不到,也不至于落后太多吧。我博士期间做模型,论文就是一个全新模型的构架和实现,到社科院以后,在方法技术层面,从以前遇到什么都想模型化,“从模型来到模型去”,到现在能不用模型描述的绝不多用,运用数学是为了借助其简短、清晰、深刻的特点,而不在于构造长链条的演绎,否则那就是数学游戏。我现在特别羡慕有自己理论体系的学者,如何实现从技、到术、直到道的跨越,从技巧、到方法论、到理论体系的提升,可能还需要很多年的专研和沉淀。

知易行难,未来我们青年科研人员要做什么,才能不辜负胸中所学、不辜负前辈的期望,我们又需要怎样的环境呢?

一是稳。现在无疑是一个让人焦虑的年代。通货膨胀是刺激经济的润滑剂的理论,让每一个人都渴望更快地成功,每一个人都恨不能成为一个永动机。院后门出去的兰州拉面,我刚来院里的时候,加蛋的8块一碗,现在已经12块了,油条1块一根涨到了两块,可见一斑。而科研工作,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智库研究,都需要沉积和创新,否则就只能是浮在表面的重复和说教。所以我们青年科研人员要稳于自己的研究,但大家都处在上有老需养、下有小需教的阶段,生活的压力和科研的压力同在,希望院里能更多地关心我们这个群体,帮大家更多地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深。现在是一个博士难以博学的年代。我们院的青年科研人员大多都是博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手段将现代世界变成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的经济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能集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美学家于一体的学者可能再难以出现。博士也只能在自己的领域和相近领域内有所专长,只能在其中的一点有所深入研究,以期能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做出突破性的成果。也希望院里能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给每一个最合适的人以更合适的研究任务。

三是活。现在是一个允许挑战权威的年代。学术问题,崇尚百家争鸣,允许一家之言,即可广泛认可,也不妨自圆其说。青年人最可贵的就是有闯劲、冲劲、有活力,如果青年人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必然暮气沉沉。希望大家都能在各种学术场所勇于发声,有碰撞才能完善研究,但一定要有规则意识、有理有据。也希望院里的专家学者能继续像长辈一样容忍我们偶尔的冒犯,并用多年的积累无保留地指点我们,让我们能更快地成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青年科研人员都能不忘“一盏孤灯照寒窗”的初心,保持“一片痴心谱绝响”的韧劲,活出“一剑指处江河畅”的豪情,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达到自己心中的学术巅峰。

谢谢大家!


于2016年12月26日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