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杨庆峰:新兴技术与哲学和艺术的联结

时间:2022-10-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庆峰

德国哲学家谢林曾经说过,艺术美感直观开始于无限的、不可解决矛盾的感受,终结于无限和谐的感受。这个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技术时代的艺术与哲学。技术时代呈现给我们的一个直观场景是:哲学与艺术在新兴技术的土壤之中共同生长。前所未有的哲学分支如数据哲学、智能哲学等相继出现,艺术也获得新的表达形式,对技术的哲学思考需要解释和面对这一现象。从哲学、艺术与技术三者的内在关系出发,可以划分为三种样式。

  第一种样式,传统时代的艺术与哲学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技术是全然隐去的。对于传统技术与艺术的反思,我们多半会借助想象与推理完成这个过程。在大多数艺术理论著作中,更多注重的是对作品本身背景、意义的介绍,而鲜有对工具的关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伟大的作品而言,小小的画笔又算什么?很多时候,哲学家通过想象艺术家是如何完成伟大的作品。比如在《拉奥孔》这样的作品中,维吉尔在表现拉奥孔的时候突出了尖叫、绝望与挣扎逃脱的状态,而艺术家选择了这样一个瞬间,并且展现有限的痛苦和美的要求不相冲突。在整个过程中,笔与雕刻刀全然是缺席的。传统艺术形式中,技术之地位是全然隐去的,因为这些偶然的外在因素对于美本身没有直接的贡献,对于艺术主体全无影响。

  第二种样式,工业时代哲学与艺术的内在关联逐渐丧失乃至断裂。这个过程经由两个方向实现合围:一方面,如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工业摧毁了古典作品自身的灵韵,实现了作品的可复制化,这是解构的方式;另一方面,以一种新的作品形式表达自身,这是建构的方式。《第三国际塔》这部作品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的双螺旋形状的钢结构,这个设计要摆脱所有早期的建筑形式,诉诸那些由工业材料的潜力决定的、象征着对新社会的热望的新形式。在这种样式中,两种相反的方向日趋明显,矛盾尽显。

  第三种样式是当前的状态,技术作为土壤的作用因素凸显出来,艺术与哲学根须纠缠甚至长合在一起。在当代哲学的话题讨论中,如果缺失了技术土壤意味着失去了对时代精神可能性的把握;而在艺术的形式中,技术已然成为重要的媒介甚至作品本身,也重塑了艺术主体的形式。

  从哲学、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样式角度来看,周丽昀教授的著作《身体视域中技术与艺术的交互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着力探讨第三阶段的问题。她提及数字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数字技术和数字艺术界限模糊”。以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名义出现的新兴技术貌似切断了艺术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但也同时建立起了一种技术与艺术的紧密关联,这一关联是通过“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化”来实现的。要理解这一隐隐浮现的关系,必须进入到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中去理解。可能有些作品会以数字艺术作品的形式出现,另外,非人类艺术作品的根据也凸显出来。正如我们看到的,AI算法、AI诗人已经开始创造出一些艺术作品,这些都对艺术与技术关系的当代思考提出了挑战。

  在一般性的理解之中,哲学与艺术之间是内在关联在一起的,任何技术都是一种手段。从传统的画笔、纸张、染料到现代的照相技术等等,都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工具。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艺术家内在的艺术创作冲动从笔尖、纸头上流淌而出;二是受时代限制,艺术家不得不利用当时当地的艺术手段来创作。比如达芬奇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总是喜欢创新的方式,但是他的同仁们却无法突破自身的限制,难有创新。

  进入数字时代,在艺术直观的表达中,技术还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吗?要回应这个问题需要对工具论的观点进行反思。事实上,已经有哲学家做出了一些工作。比如,谢林指出诗意与技巧的结合是伟大作品产生的源泉;海德格尔强调了技术与艺术的原初同一关系。站在两位哲学家给予我们的底座上,工具论观点的局限充分地浮现出来。

  我们终究要对当代艺术的现象做出反思。一位艺术系的教师曾经和我谈起过这样一件事情:他的学生在上素描课时,先用智能手机对着模特拍一张,然后整个素描就只看手机上的照片。最初听到这个事情非常不解。为什么学生不直接素描模特,而是用智能手机拍呢?后来才明白,现在智能手机的像素很高,数字图像给人呈现出比事物本身还要真实的真实性。一个近视的人看不清远方物体的细微之处,更不用说对对象逼真的把握了,但是他却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机上的图像,可以说数字图像呈现出了更加真实的对象。艺术手段数字化也是艺术对象发生的变化。换句话说,艺术不再直面事物本身,而是面对作为对象表征的数字图像。现代技术的出现让艺术直观停留在技术本身和技术带来的特殊体验。《研究》中提到数字艺术作品If you are close to me,其中,观众从观者参与到作品的呈现,成为数字艺术作品敞开自身的环节,这是个人的、交互的、沉浸式的体验。此外,对于AI算法创作的作品,不再是对于“无限的、不可解决的矛盾以及无限和谐”的感受,这种观念在技术时代显得过于形而上学。可以说,在AI作品中,没有了艺术直观和审美直观,艺术与哲学的内在关联也就相应地断裂了。

  数字技术正在塑造人们的沉浸体验和交互体验,而神经技术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那是否意味着哲学与艺术之间曾经的断裂会重新被弥补?回答显然是肯定的,新兴技术就像土壤,孕育生成着哲学与艺术。《研究》指出,身体被看作是“技术与艺术一体化的始基”,因此,这种融合需要从身体体验的角度来思考。传统的审美直观让我们通达不可解决的矛盾和无限和谐,今天,机器参与带来的体验似乎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并让人类重新感受到矛盾的自身特性。就此看来,现在的数字艺术作品还只是工具论思维的表达,需要的是打破工具论的外壳,让内在轻柔的东西浮现出来。

  周教授的专著针对新技术对艺术的改变和重塑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揭示了当今技术与艺术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为哲学、技术与艺术的勾连进行了开拓。倘若需要继续展开研究的话,仅停留在作为哲学与艺术土壤的新技术方面还不够。对于技术与艺术关系的探讨并非仅仅要关注当代新兴技术对于艺术的影响,我们更需要洞察的是哲学与艺术二者的内在关系,以及新兴技术如何重新建立起哲学与艺术的关联。

  (作者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