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同行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

时间:2021-09-07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姜晓蓉 薛文春

“一院”共享原创知识

浙师大的新月湖湖畔,有一座敞亮的四层楼。棕黑色的楹联式门牌,刻着金黄色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一行字。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我国非洲研究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创建之路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有人建议我,在国内高校创办一个实体性研究机构,发挥智库功效服务中非合作。”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回忆说。

这个提议,激发了刘鸿武的创业构想。第二年,身为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专家的他,来到浙师大创立非洲研究院,提出以学科建设为本体的“五位一体”智库发展思路,即“学科建设为主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非洲为前提,中非合作为路径”。

“中非需要属于自己原创性的理论体系。”刘鸿武认为,中非发展需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能照搬西方经验。只有在合作实践中创造出共享知识,形成共同的观念,中非人民才能进而采取共同的行动,实现共同的发展、收获共同的利益、最终建构起共同的命运。“非洲研究院就是要解决最根本的知识共享问题。”带着这一理念,刘鸿武致力于推进建构“非洲学科”,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如今这一学科建构起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学位点完整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富有情怀、学有专攻的中非学者成长起来,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有的研究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致善良淳朴的博茨瓦纳人民,你们帮助我完成了这本书。”在《博茨瓦纳族群生活与社会变迁》一书的扉页上,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人类学博士徐薇写道。

2011年,徐薇前往博茨瓦纳做田野调查。有一次,她来到一个叫托诺塔的村庄。村民弗朗西斯淳朴又热情,腾出家里一个房间迎接她,还专门将墙壁粉刷一新。“那分感动一辈子也忘不了。”徐薇告诉记者。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和精细,一批新型交叉学科应运而生。2020年8月,教育部批准设立549个交叉学科,其中浙师大的非洲学、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两个交叉学科名列其中,由此开创了中国非洲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历史。“中非知识体系的创造需要建立在双向构建、平等交往基础上。现在中国有了‘非洲学’,如果非洲的高校也开创‘中国学’,那我的理想也就实现了。”刘鸿武说。

10多年来,国家社科基金涉及非洲的项目有一半是由浙师大学术团队完成的,累计50余项,出版著译达150多种,发表论文600余篇。培养了中非研究博士、硕士300多人,还承办了数十期中央各部委涉非高端人才研修班,累计培训非洲高端人才4000人次,其中不少学员已成为非洲各国很有影响力的人物,包括中非共和国现任总统图瓦德拉。

十几年来,非洲研究院创新成果在中非合作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中央各部委高度肯定。2020年11月,外交部致函称:非洲研究院是国内从事对非研究、开展对非教育合作的重点学术机构之一,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馆”激发共同情感

馆藏非洲艺术品1000多件;接待国内外参观者十几万人次;到上海、宁波、杭州等城市举办巡展10余场……建馆10余年来,作为国内首个和非洲相关的综合性博物馆,浙师大非洲博物馆已成为传播非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

2020年12月,非洲博物馆举办开馆10周年庆典活动。开幕式上,热情活泼的非洲歌舞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了非洲艺术的独特魅力。当天,多位非洲、中国的外交官、大使发来了祝福视频。

“人因艺术而心相亲。博物馆试图解决共同情感的问题。”刘鸿武认为,人生不同,环境相异,但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心灵相通就会相互欣赏,进而采取合作行动,实现共同发展、达成共同利益,最终建构命运共同体。”

浙师大非洲博物馆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建立的以非洲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交谈中,刘鸿武从相册中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记者。照片中的他一袭白衣,半蹲在一个桁架上刷油漆。身后一块木板上写着5个大字:非洲博物馆。这是当年他亲自参与建馆时的留影。

“非洲是人类艺术生活的重要摇篮,这是一个把生活变成艺术、又把艺术变成生活的地方。”分管博物馆工作的副院长杨文佳说。记者走进博物馆,立刻就被热情而动感的非洲本土音乐所吸引。衬着温柔的橘色灯光,各类造型夸张、风格迥异的艺术品摆放在展示台上,散发出浓浓的异域风情。

“我们收集的这些文物器具大多来自非洲边远乡村的传统村落,保留了浓厚的非洲本土文化原生品质与生活气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刘鸿武拿起一幅看起来相当威武的面具讲解起来:“这是西非契瓦拉面具,颂扬农业劳作,其名字中,‘契’就是劳作,‘瓦拉’意为野兽。”

这个面具也让非洲研究院非洲裔学者李坤印象深刻。“第一次走进博物馆就看到了这个面具。我当时很惊讶,他们是从哪里找到的?”说话时,李坤双眼闪着兴奋的光。他说,博物馆不仅让他找到了精神家园,更让他为自己国家的文明、文化和艺术感到骄傲。

国之交在民相亲。非洲博物馆重塑了参观者对非洲的认知,也带给非洲朋友家的感觉。

“一论坛”搭建对话平台

为什么要办中非智库论坛?刘鸿武在《非洲学发凡》一书中这样写道:

中国和非洲国家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其中很大一个方面就是中非双方和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学术界、思想界、智库界,要有主动设置议题、创设概念、贡献知识、提供思想的意识与能力。我们创办“中非智库论坛”,就是这方面的一种特殊的努力……

从2011年创办以来,论坛每年分别在中国和非洲举行,至今已经成功举办9届,设置了如“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非关系”“新形势下中非如何维护与拓展共同利益”“中非关系的提升与中非软实力建设”等9项重要议题,为中非合作战略贡献了巨大力量。中国和非洲上千位高端学术人才,通过这一对话平台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推进了中非学术思想界的合作。2012年,中非智库论坛正式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成为中非民间对话的固定机制。

“中非智库和学术界之间更紧密的互动,将有助于深化中非合作伙伴关系,为双方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和互利共赢作出贡献。”在2020年中非智库论坛第九届会议上,非洲驻华外交使团团长、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帕纳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交流探讨的目的就是为双方发展和合作中遇到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中非研究院副院长王珩教授说,中非智库论坛已经成为推动中非共同行动的一个有力抓手。

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10项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包括支持金华建设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浙师大依靠对非研究的领先优势,为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积极建言献策。

刘鸿武认为,当前中非合作正在汇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洪流中,给中非双方带来广阔发展前景。浙江省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积极参与非洲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建设,利用非洲各国与浙江经济产业结构契合度高的特点,发挥好浙江优势,突出合作重点,着眼长远目标,及时启动重大项目。

有思想 有方法 有行动

浙师大在非洲研究领域的创新举措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浙师大为什么“能”?原因有三。

有思想。浙师大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需要,把推动中非合作当作自己的核心价值和职责使命。同时,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效,提出以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非洲为前提、中非合作为路径的“五位一体”智库发展思路。作为一个具有自身学术传统的古老大国,中国的学科建设和大学建设,需要这样一种整体宏观的精神理念追求与开阔明朗的推进路径。

有方法。一个新兴学科、一所研究院的从无到有,需要由一个领军人物带着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创始人刘鸿武从事非洲研究30多年,早年留学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曾深入非洲几十个国家考察,多次承担国家对非战略的重大课题。在他的带领下,非洲研究院一开始就以非洲化和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建设,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形成了中非学术共同体。这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行动。知行合“成”,这是刘鸿武对于过往成就的评价。“知”代表思想、理念、知识;“行”指的是行动、实践、作为。“成”,意味着把事做成。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光有想法还不够,还要有行动。通过实践验证思想,反过来再用思想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把一件事真正做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十几年来,非洲研究院正是以这样一种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

未来,在中非合作发展规划和合作措施提质升级方面,相信浙师大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浙江日报  部分文字有删减)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