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五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

时间:2024-05-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吴楠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于玥晗 许润达)5月25-26日,第五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全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主题,就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徐缨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徐缨强调,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引领推进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要强化自主意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实现中国经济学术语革命。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哲敏表示,一直以来,南京大学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南京大学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研究和学理化阐释,努力在坚定文化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并表示,衷心期待本次论坛能够紧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重大的现实问题,推进问题导向的理论创新和科学研究,形成更多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原创性成果,为推动国家与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主旨发言环节,南京大学党委原书记、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洪银兴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其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的守正创新,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切入点,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表示,要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以深层次改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体制保障。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指出,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杨瑞龙指出,中国经济学应重点关注公有制(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兼容、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研究领域。

山西大学校长黄桂田,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理事长、院长刘志彪,吉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孙杰光,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丁任重,吉林财经大学原校长宋冬林,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院长程霖,《新华文摘》专栏责编李朱,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原副院长何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张旭等学者先后发言。

会上,第二届“人民教育家卫兴华经济学教育奖”颁奖仪式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和厦门大学教授吴宣恭获评第二届人民教育家卫兴华经济学教育奖。

据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由2017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七家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论坛始终致力于立足中国大地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