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打造14个记者署名专栏,这家央媒有一支舆论“轻骑兵”

时间:2024-08-31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梁剑箫

导读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报道的号角,是党报在深度融合发展、舆论生态多元的媒体新格局下取胜内容竞争的最有力武器。
2020年8月以来,经济日报编委会确立“评论立报”方针,在做大做强党报评论上进行坚持不懈的实践探索。
其中,最为独特的是大胆尝试评论建设机制创新,3年多为14名青年记者开辟各具专业特色的个人署名专栏,不仅生产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锻炼出一支“尖刀排”“轻骑兵”的评论员队伍,而且产生明显的“标杆示范”效应,各采编部门和专业记者都加大了撰写评论 言论的力度,你争我赶、互相促进,激发出内容生产端的强劲动力,增强了中央经济大报引领经济领域舆论导向的底气和实力。

为专业记者发挥聪明才智、撰写优质稿件提供广阔平台

2021年初,中央领导对经济日报融合发展提出要求,强调要抓住经济宣传、做深经济报道、体现经济特色,这是办好报纸和融合发展的工作重心。
  这些指示和要求,坚定了经济日报走减量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在人力不足、财力薄弱、技术力量欠缺的条件下,唯有抓住重点、突出重点、做强重点,才能在新媒体格局中体现经济日报的不可替代性。
此前,经济日报编委会已做出决定,尝试为几名年轻专业记者开辟个人署名专栏,将其作为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和条件、着眼培养名记者名编辑、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2020年9月4日,宏观经济部门跑口记者顾阳的“每周经济观察”开栏,因其关注的话题重要、信源可靠、分析权威,每每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同日,国际部记者连俊的“国际经济观察”开栏,专栏密切关注国际热点话题,努力做到世界经济重大事件和话题不遗漏,注重发掘国际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9月11日,汽车产业跑口记者杨忠阳的“忠阳车评”开栏,《恒大“盖楼式”造车靠谱吗》《说说比亚迪汉碰撞起火之争》《动态看待动力电池破产热潮》等文章,每每展现经济日报独家观点,推动行业进步,特别是在面对产业内重大争议时,力求一锤定音、引导舆论。
专栏作者表现令人欣喜,专栏稿件质量令人欣慰。探路的三个专栏,如同“三板斧”,不仅迅速引起新闻界关注,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如《恒大“盖楼式”造车靠谱吗》一文对恒大造车发出严重疑问,当时就受到业界热评。一年多后,恒大汽车突发公告,发行9亿股份,每股3港元套现27亿港元,导致恒大汽车股价暴跌,印证了专栏作者的“先见”,体现了经济日报的评论价值。这篇文章获得2020年度中国新闻奖评论类三等奖。
  接下来的两年,经济日报编委会采取“赛马不相马”策略,综合考评青年记者的真才实干,成熟一个、专栏开一个。
  陆续开辟了:针对财金领域重要问题亮剑发声的《财金视野》(周琳、曾金华),全景扫描并深耕粮食领域话题的《粮食大事》(刘慧),针对市场热点问题快速发声的《市场监管》(佘颖),立足新近发生的“三农”大事、乡村热词、农业焦点的《三农瞭望》(乔金亮),观察了解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窗口的《房地产周评》(亢舒),紧紧围绕能源安全新战略展开话题的《能源广角》(王轶辰),为大众解读科技大事分析热点新闻的《科创之声》(佘惠敏),反映文体市场、文体活动蕴含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的《文体市场面面观》(姜天骄),香港话题不断升温背景下开设的《香江观察》(刘亮),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进行解读的《数说经济》(熊丽),为产业经济发展把脉的《中国制造新观察》(黄鑫)。
  截至今年5月,共有14位专业跑口记者开设个人署名专栏,总发稿量1891篇;获评A稿、B稿奖励的专栏稿件数量,占比超过总获奖稿件数量的70%;经济日报“两微一端”转化率超过70%,总阅读量近5亿;短视频转化率58%,总播放量超过2亿;单个专栏的总阅读量由最初统计时的百万级提升至千万级,主持的多个话题引发热议,不少文章被兄弟媒体、行业媒体竞相转发,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上海市消保委等官方平台转发引用,还有一些受到外媒的转述点评。
  聚沙成塔,积力成势。新媒体格局下,党报参与内容竞争,势必要以高质量的评论取胜。
  实践证明,给年轻专业记者开专栏,既是提高报纸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有力举措,也是培养优秀后备人才队伍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14个署名专栏,正在打造成为经济日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有力推动了评论生产方式和传播效率的升级。

持之以恒打造品牌丰富多样、越来越亮的评论“矩阵”

经过3年奋斗,经济日报有力推进“评论立报”,从选题、策划、形式、机制等方面寻求新突破,用越来越多有本报特色、有观点见解、有较强时效的独家评论摆脱“老一套”、加快改进创新,形成了一个一个专栏越来越多、特色越来越足、品牌越来越亮的评论言论“矩阵”。
现在,经常有一些经济学家、企业家朋友打听:今天的某篇专栏评论是不是“有什么背景”?这也令人回想起纸媒的黄金时代,我们曾经把“可剪率”作为评论的价值标尺,而在移动互联高效传播的今天,似也可以把这种“咨询率”作为经济日报高端、权威、影响力的一个标尺。这令人兴奋,也引人深思:就是如何把这一好势头延续、扩大下去?
  应当说,当前的专栏工作成效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的是老问题,如专业性不足、大众性不强、专业性与大众性结合不够,把文件语言、专业术语转化为平实务实的“白话”还有很大空间;一些评论在“脑力”“脚力”上存在明显短腿;部分专栏文章有“模式化倾向”,行文中照抄资料,论据同义反复,人云亦云,缺乏新意。
有的是在新型传播格局下暴露出的新问题。比如,写作时缺少新媒体意识,标题与表达未能做到报纸刊载与网络传播统筹兼顾;缺少服务意识,在尊重用户感受、注重引起用户共鸣上有欠缺;缺少团队意识,与音视频人员、作图设计人员的沟通不足,会对新媒体转化工作产生影响。
  在变化的舆论格局中,观点竞争、评论大战已成常态,主流媒体的声音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主流舆论。党报评论要发挥“砥柱中流”的作用,一要看所说的是否让人信服,二要看所做的是否跟上了时代。
  今天的专栏评论,不能仅止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把“楷体字”写在全媒体的平台上,从而更好地体现党中央对主流媒体的要求,在深度融合发展中不断提升经济日报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坚持做好“内容为王”。落实中央提出的“内容为王”要求——“要把内容供给和受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内容表现形式,提高正面宣传质量和水平,打造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作品;要提升内容传播效果,促进单向传播向交互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了解受众的使用习惯和信息需求,提高内容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分属不同经济领域、各自具有信息优势、充满鲜明个人特色的14个署名专栏功劳不小,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经济工作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经济运行大势、经济政策措施、经济生活信息从来都是社会各方面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报评论要努力成为经济领域的舆论“主阵地”,还要坚持发扬好的经验,聚合全报社尤其是年轻记者的才华智慧,在“内容为王”上下大功夫,这也是下一步“质量提升”的重点。
  第二,坚持不停顿地学习积累。新闻业的工作节奏,是一个热点接着另一个热点,一个大稿接着另一个大稿,每天都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从一片空白到填满版面,再到第二天恢复空白,此起彼伏。新媒体更需要24小时在线,需要永动机般的工作状态,似乎没有给学习和充电留下多少时间。对每周一篇独家评论的专栏作者而言,这个频率带给人的压力很大。
但也正是这样的压力,让他们不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提升观点水准和专业能力,锻造时代瞭望者、行业观察者的能力,不断生产现象级优秀作品。
  近年来,经济日报大力倡导打造评论人才“学习力”,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业务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形成人人向上向好的内生动力和扎实行动,从整体上提升了评论写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努力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融合发展日新月异的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坚持强化机制的推动作用。经济日报建立的评论委员会机制,是贯彻落实“评论立报”方针的中枢神经。两年多来一直以两周一次全体委员例会的频次坚持运转,有效协调专栏文章的选题、刊发与传播,在快速响应、持续输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对专栏作者而言,这种持之以恒的工作能够把“机制性压力”转变为“习惯性能力”。评论委员会机制进行协调和督促,“关键一招”作用不言而喻,尤其重要的还是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机制运转。建立一个机制并不难,但是真正考验能力与水平、胆识和毅力的在于下苦功夫、硬功夫、笨功夫,一仗一仗打、一篇一篇磨、一个标题一个标题做,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能写、会写评论的党报人才多多益善

经济日报的个人署名专栏作者从最初的两三个,到现在的14个,今后也“上不封顶”,可能还会更多一些。
独特的激励机制,不仅让现有的专栏作者不断探索提高评论业务水平,更在报社带动起一股想写、能写、会写的风气。
  在这一进程中,年轻记者将个人发展与报社发展紧紧联系起来,将个人名誉与报社声誉紧紧联系起来,将个人成长与报社未来进步紧紧联系起来,努力实现个人与报社一起成长、相互成就、共同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设置个人署名专栏不仅是评论业务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人才建设工作。
  评论立报,人才先行。人才是第一资源,更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才能开浚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经济日报要占领经济新闻舆论的“主阵地”,必须以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选拔出来的人才也要知重负重、精益求精,珍惜来之不易的平台,在奉献报社的过程中展示自己,成长自己,在经济日报乃至中国新闻界闯出一片天地,留下精彩一笔。
报社成就着记者,记者们也在成就着报社,二者是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命运共同体。近3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切合实际的,虽然成效还只是初步的,但方向正确,要坚定不移做下去。
  第一,全方位支持人才,千方百计成就人才。目前经济日报每周见报的评论言论稿超过80篇,意味着每天有10多篇,强力拉升了报道和版面质量,形成了强大的原创生产能力。
  其中,14位专栏作者作用尤为突出,称得上是经济日报占领“主阵地”的先遣人员、突击部队。而作者们也越来越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站着经济日报的策、采、编、发、推、馈采编全流程团队,代表的是央媒党媒,那种“打工者”“个体户”心态是绝对不可以有的。
  有作者在业务交流中说得好:“看到各种解读经济日报评论的公众号文章,就觉得报社这个平台太重要了。同样的内容发在自媒体上,根本没人看。”而其个人体会则是:“所以写稿时才会如履薄冰,一旦解读得不对,责任就太大了。要不断努力学习,深入研究,确保准确。”这种集体与个人之间的良性循环,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从而更好承担党中央交付的使命任务,让主流声音更加响亮、更能深入人心。
  第二,坚定人才培养自信,造就一流党报评论创新团队。在中央媒体中,经济日报创刊40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人才积累不足尤其是专业人才短缺是短板,也是需要久久为功加以弥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写好经济评论必须体现“专”,要下大力气在培养专业化人才上不断精进,但就现实情况而言,我们鼓励年轻记者不能望“专”却步、望“深”止步。新闻人不是研究人员,不是经济学家,但是经过在某一领域的深耕与投入,比一般人熟悉一些了、比一般人懂得多了,就是报社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我们鼓励专栏记者向着这个标准用心用力,不畏艰难,不怕挑战,不背包袱,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一定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熟成长,不断壮大党报评论人才队伍。
  第三,不骄不躁,保持定力,激励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经济日报加强评论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各方面给予好评,使我们增强了评论立报的决心,坚定了做好专栏和评论的信心。但我们也要看到,还远没有到可以自我陶醉的时候,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耐住性子、踏实前行。14个专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方面要看到不足,时刻想着自己还欠缺什么、需要朝哪方面努力;一方面也要稳住心神,保持定力。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任何媒体评论言论经过互联网传播,都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点赞好评,“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成为常态。为此,就要把稿件刊出后的好评、批评作为业务精进的课堂,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加快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同时坚守政治立场和正确舆论导向,在大方向上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全力以赴把评论立报的工作坚定不移做下去,以尊重、鼓励、包容的氛围引导人才脱颖而出,各展其能。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历经3年多来的发展定向、机制到位,现在大家都说“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时代就是奋斗的时代、实干的时代。今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担负的任务也很重,更需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更多优秀青年评论人才聚集到经济日报全媒体大平台上来,磨砺能力本领、提升业务水平,依靠这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全力以赴把党中央交托经济日报的主责主业发展好、经营好、完成好。

作者系经济日报社评论部记者梁剑箫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