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周湘智: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时间:2022-07-21

科技创新智库是从事科学预见、战略研究、科技规划、创新评估、政策普及的公益性咨询研究机构,在凝练科学问题、引导核心科学发展方向,推动科技重点布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创新智库还能通过综合服务于上下游创新决策与技术研发,成为国家宏观创新战略与微观创新活动的“黏合剂”,协同党政部门、高校、企业、科创投资者、社会团体、用户等创新力量,形成一体化自主创新网络。

  近日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特别提出要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我国科技创新智库仍面临新机遇新挑战,需要精准把握、有效应对。

 把握科技创新智库的机构特质。科技创新智库有几个较为突出的特征。一是专业门槛高。科技智库以科技创新领域以及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需要掌握大量的前沿知识和技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特征明显,研究人员进入门槛较高。二是知识迭代快。现代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这就对科技智库的产品生产与再生产速度提出了很高要求,服务决策的难度和风险也相对较大。三是二次转化多。对于科技创新智库来说,大多数高质量的政策建议离不开那些尚未脱离科学研究一线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需基于技术研发、针对咨政需求进行二次转化。四是双向互动深。科技创新智库提供的产品不仅服务决策,还会反过来作用于科技知识,知识与决策的双向互动更为密切。五是科学方法强。在科技创新智库中,拥有理工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占比大,大多重视和熟悉循证决策、定量分析、模型模拟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应尽可能动员各研发机构的科研人员增强智库意识、融入智库行列,平衡他们在科学研究与政策影响之间的精力分配。

  弄清科技创新智库的内在机理。要以科学学、公共政策学、创新理论等为工具,实证研究智库用户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提供有价值含量、强大能量与持续流量的智库支撑。要把历史梳理与现实分析、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结合起来,揭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大类科技创新需求,让科技创新智库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科技研发的建言者、科研成果的评价者。要沿着“科技创新行为—智库服务”逻辑主线,梳理产学研创新链、创新扩散链、知识转移链、知识成果转化链、成果利用价值链,构建智库服务对科技创新功效影响的测度指标,提升智库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补齐科技创新智库的运行短板。一是着力解决智库研究与转化意识不强的问题。智库管理者和科研机构负责人要加大引导力度,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智库建设。二是着力解决研究能力不强、培训不足的问题。应通过专题讲座、跟班学习、现场点评、实战打磨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选题能力、调研能力、写作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员。三是着力解决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应进一步拓宽人员来源渠道,把广泛分布在各类学会和科创企业的人才作为战略资源汇聚起来,不断健全智库的内部运营机制与外部推进机制。

  丰富科技创新智库的服务功能。一是围绕新型智库的核心功能,发挥好为科技创新咨政建言作用,聚焦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文件政策与创新事件做好阐释解读工作,深化智库服务的理论创新等。二是聚焦智库的延伸功能,发挥好科技智库培养战略科学家等复合型人才的育才功能,为观点辩论、同行交流、引智引技提供专业场所的平台功能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咨政型、平台型、推广型、评价型、学术型产品和服务。

 强化科技创新智库的成长支持。注重内容牵引,加大科技创新智库对创新发现、产品创新、产业升级、知识转移、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与知识产权保护等新内容的支持力度。赋能技术驱动,基于人工智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收集,形成务实管用的专题数据库。做实特色服务,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智库提供专题咨询、科研协作、创意启发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知识获取、创新交流与发明创造。

  畅通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路径。对接科技创新用户对产学研结合、创新扩散、知识转移、成果转化的诉求,促进传统智库主体及媒体智库、新技术公司、知识创业者等新型智库主体与科技创新的个性化结合。推进综合化与专业化、实体化与平台化、开放性与封闭性、引领型与团体型等智库类型的合理布局,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智库实行分类指导,构建嵌入式、融合式、协同式、个性化、一站式等智库服务模式。打造沟通宏观政策与微观执行的服务链条,形成决策支持、平台服务、资源合作的多圈层联合生态。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办主任)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