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刘华:优化高校党建智库建设路径

时间:2022-11-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华 饶赟

高校是优质智力资源的集散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智库建设,有助于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破解高校面临的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现实问题。近年来,高校党建智库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目标定位不清、人才资源匮乏、协同创新不够、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亟须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明确目标定位和服务面向。与一般专业智库相比,党建智库的首要特点和根本使命在于必须坚持党性要求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其建设目标在于为党建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着力推进党建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坚决抵制和批驳各种错误思潮,不断强化和改善党的全面领导。高校党建智库建设应当坚持问题导向,首先瞄准学校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服务社会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党建智库亦应主动对接党委政府,自觉聚焦区域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积极作为,共享理论和实践成果。党建工作既有全局性,也有地方性。当前形势下,高校党建智库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区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赋能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思想力是智库的灵魂,除了着眼当下的咨政服务之外,高校党建智库还应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开拓视野,面向未来进行更具思想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党建工作提供储备性政策研究成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智库又被称为智囊团或思想库,人才无疑是智库建设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资源较为丰富,党建研究人才则较为匮乏,制约了党建智库的发展。此外,高校党建智库人才的学科专业背景和工作履历普遍较为单一,缺乏必要的国际视野,完成的智库产品难以全面涵盖不同院系的党建和发展需要。基于此,应当坚持“外引、内培、激励”并举,开创党建人才工作新局面。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实务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党务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党建人才的快速成长。可以吸纳党政部门的官员、专家进入地方高校党建智库,也可以将高校党建人才交流至党政部门担任职务,开拓视野,提升研究和献智能力。畅通党建人才的国际交流渠道,推进高校党建智库的国际化进程,在国际交往中宣传阐释我国的发展理念和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有效提升党建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我国发展争取更好的外部环境。此外,还应创新党建智库人才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破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唯论文”导向,充分肯定刊发在主要媒体的文章、咨询报告以及优秀网络作品的价值,调整相关制度,将高校党建智库人才的成果产出和实际贡献列为职务晋升、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以此吸引、留住优秀的党建智库人才。

  推进协同创新,提升成果质量。协同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协同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强调复杂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共生互长形成新的变量。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深度交叉融合,有助于突破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壁垒,产生“知识溢出”,带来“合作剩余”,从而发挥出“1+1>2”的协同效应。当前,高校党建智库基本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和党务部门领导干部为人员构成,在从事智库研究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自我封闭、条块分割的倾向,研究内容往往局限于纯粹的党建理论和实践,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引领力和辐射度不够,亟须转变观念,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协同创新。对外而言,高校党建智库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党建智库的交往,完善交流管理制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各方优势智力资源,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合智”效应。对内而言,党建智库应当秉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理念,吸纳二级学院既熟悉党建、又精通专业的教师加入,丰富党建智库的学科专业结构,通过融合共建深化高校党建内涵,助力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让党建工作和党的声音更加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深入人心。

  拓宽传播渠道,助推成果转化。智库存在的主要价值在于通过思想力量影响决策层和社会公众,智库成果的传播与转化是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政策性转化与社会化传播,二者不可偏废。当前,受高校职称评价体系的影响,一些党建智库的研究人员热衷于在传统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影响范围有限,对智库成果的社会化传播关注不够。高校党建智库要在思想和价值引领方面占据主动地位,更加重视智库成果的社会化传播。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高校党建智库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大众传媒平台容量充裕、传播迅捷、形式丰富、互动灵活的优势,与传统媒体共同宣介智库成果。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话语体系的转化,将严肃的党建话语通过更加通俗和生活化的语言、图片和视频向师生、社会公众呈现,提升受众的接受度,提高智库产品的传播力,确保党的理念和政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传播人员的培训,打造专业化的传播队伍,严格甄别传播内容,把好意识形态关,特别注重党建智库产品应有的思想深度,避免过度媒体化、娱乐化和碎片化,杜绝“为了传播而传播”的不良倾向。

  相较于其他智库而言,党建智库尚属新兴事物,仍处于探索阶段,高校党建智库建设则面临着更多困难。鉴于此,高校党委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建章立制,在强化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同时,引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跨域式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融媒体语境下湖南红色文化传播空间建设研究”(XSP22YBC10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