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苏涛:把握当前智库建设中的几大问题

时间:2015-11-03 来源:原创 作者:苏涛

把握当前湖北智库建设中的几大问题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苏  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湖北积极推动智库建设工作。当前智库建设中不可避免暴露出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把握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发挥智库功能,为地方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智力支撑。

一、认识误区问题

——认为湖北是社科大省,智库建设必然有优势。我们说,湖北是社科大省,直观感受是高校居多,在全国数量位居第三。还有就是这些年来,我省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排名中,一般位居前三甲。但学术机构注重学理创新,偏于基础研究,而智库注重政策研判,长于应用研究,高校多、国家基金项目多并不一定智库成果优。同时,高校有影响的智库,虽然成果丰硕,但大多以服务国家层面为主,专门服务省域决策咨询的相当有限。

——认为我省有传统智库的基础,推进新型智库必然容易。说到智库,地方社科院是传统智库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着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发展服务决策的水平,并明确指出省社科院要努力实现打造新型智库的目标。我们知道,新型智库是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服务科学决策为目的、以前瞻性研究为重点、以成果的实践对接效应为标准的研究机构。在这里,“新型”的提出,不是一个简单名称变化,而是应对全球化背景、国际国内复杂环境下,智库在思维方式、功能定位、组织机构、运行管理等方面彻底地变革。但当前地方社科院普遍规模不大,研究人员数量有限,加上资金不足;与此同时自身在向新型智库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诸如科研组织形式落后、成果评价考核及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等困难和障碍,推进新型智库任重道远。

——认为智库产出的智力劳动成果不好量化,必然是无偿提供。当前湖北思想市场观念未能形成,一方面认为智力劳动的成果应当无代价的向政府和社会提供,不习惯智力成果有偿服务;另一方面认为智库是改变人们思想的,涉及到意识形态,不好规避,为此推进智库建设的主动性、创新性不大。

——认为智库产品多为应用型咨询对策建议,资助投入方向必然以应用研究为主。众所周知,新型智库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现实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且不说只有以厚实的基础研究作支撑,对策研究才有力度与深度,否则对策研究就是无源之水;同时我们看到智库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理论创新,两条腿走路,两手抓仍然是推动智库建设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二、定位模糊问题

——功能定位问题。党委政府研究室虽接近地方权力中心,也日益发挥其参与决策咨询的重要作用,但大多承担文件、文稿起草繁杂工作,智库功能尚未完全具备;党校、高校智库建设处在官方智库外围的同时,还存在如何处理教学科研与智库建设的关系、挖掘其智库功能的问题;社科院机构大多并没有被真正纳入决策咨询体系,传统智库遭遇角色定位尴尬;民间智库在我省的数量屈指可数,尚处起步阶段,更需引导规范。与此同时,四类智库间联系不多、互动很少,资源分散又各自为政,直接影响整体实效发挥。

——研究定位问题。智库作为理论创新的主体力量,应坚持立足前沿,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对机遇与挑战、问题和前景进行科学研判。从实际情况看,湖北智库成果,前瞻性、原创性成果不多,之中有些仅限对党和政府政策的诠释和宣传。推进湖北特色新型智库,突出的是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决策服务,强调的是提供的智库成果要抓住事关湖北长远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建言献策;抓住事关湖北当前发展的紧迫性问题建言献策;抓住制约湖北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建言献策;抓住事关湖北发展稳定和谐的基础性问题建言献策。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定位。

——智库团队定位问题。综合性是智库科研的重要特征。为此,智库工作不是个人学术研究,更强调跨学科团队合作。智库团队是什么、怎样打造智库团队及如何看待智库团队等,这些都是要弄清的问题。

——成果评价定位问题。当前智库成果大多以领导人批示作为奖励评定依据,与此同时,咨询建议的质量也与领导的行政级别挂钩。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显然不利于智库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美国在智库评价中,把智库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的数量,被其他各方面引用的次数,对媒体的影响程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不言而喻,美国多元评价体系,相对我国单一的评价机制,更能调动智库人员的积极性。

三、格局尚未形成问题

——综合智库不足。新型智库越来越强调跨学科研究,相对来说,高校和社科院在学科门类、综合研究上有基础、有优势,湖北智库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党政智库则明显承担不了综合研究的任务。

——专业智库不专。专业性是智库的独特优势所在。智库应发挥专业优势,对相关领域进行深钻细研,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独到见解,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比如,我省县域金融问题一直是困扰省委省政府决策层的老大难。以前是县域金融机构不多造成融资难,现在金融机构在县一级多了,奇怪的是,金融机构的增加不仅没有缓解当地融资难,相反还成了抽水机,把当地的资金抽走了,加剧了“融资难”,原因何在?这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长期困扰我省的老问题呈现出新的表现形式后,亟待研究人员给予及时、准确解答的一道现实难题。

——特色智库不特。立足中部地域、展现荆楚文化的优势,进而在打造“中部发展研究高地”、“湖北人文经典”等特色智库方面准备不足,支持湖北“走出去”战略的定力不够、力度不大。

——品牌智库不多。智库的影响力不在于其规模和级别,在于研究成果的品牌效应。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之所以能在短短22年中,发展成为国家倚重的智库,关键就在于形成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改革年度报告”、“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中国改革形势分析会”、“中国改革年度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和“中国改革论坛网站”五个改革研究品牌。相比之下,湖北智库在挖掘“湖北现象”、展现“湖北思想”,提出“湖北主张’、发出“中国声音”方面聚焦不够。

四、布局不均问题

——国家级智库集中在高校。我省几个全国较有影响的智库,其主攻方向大多以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直接服务我省研究则相对略少。

——省级智库种类多,但竞争力不强。省级智库包括省委省政府、省直研究机构、省社科院、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多但规模不大,普遍综合性不强,人才资源优势不明显,应急谋远研究尚未显出优势。

——地市智库数量少,且研究不可持续。表现在受人才资源限制,本地研究智库少,成果质量不高;省级智库对地市经济社会研究缺乏主动作为的动力。

——县级智库寥寥无几。在县级充其量县委政研室和政府研究室可以位列集中。众所周知,当前县域经济总量已近我省半壁江山,对县域经济社会战略研究应该是重中之重。四级智库呈现的从数量到研究质量递减的现状,显然不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五、机制改革不力问题

——谋断互动机制改革不足。与国内大多数地方一样,湖北虽频繁地推出公示、听证会或征求意见稿等办法,但决策体系(“断”)仍是相对封闭的,不足以最大范围内吸收社会最优秀、最睿智、最出彩的思想与策略建议(“谋”),更难以打造出开放式的智库文化。

——思想市场机制改革不灵。在当下中国,政府与智库的地位是不对等的。面对决策者,智库对自身的思想贡献与工作价值几乎没有议价能力。湖北在建设新型智库中,也面临着打造良性运行的思想市场,发挥市场在思想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研究经费,进而健全与此相关的激励机制的问题。思想市场机制的改革,考验我省决策者的气度与勇气。

——人才引进机制改革不顺。表现在选人及人才流转机制上。比如,省内官方智库机构进人多是通过公务员考试选拔人才。很显然,政策研究人员和公务员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智库更多地要求专业性。智库作为特定的一类组织应该有自己的一套制度,不能简单参照行政管理体制。

——融资运营机制改革不活。虽然智库是非营利组织,但像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等老牌智库,都拥有庞大的“金融蓄水池”,通过金融运作进行保值、增值,保证智库成为“百年老店”。对于湖北智库来说,类似融资能力是目前靠行政拨款的官办智库、经费捉襟见肘的民间智库所望尘莫及的。仅靠行政拨款的方式不能全面推动和衡量智库知识生产的有效性与真实水准,必须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