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智者

史卫燕:一名新华社记者的调研成长路

时间:2023-03-20 来源:中国记者 作者:中国记者

2011年,我进入新华社湖南分社工作,到现在有12个年头了。12年来,我踏遍湖南的三湘四水,认识了许多可敬可爱的人,经历过不少可思可叹的事。我曾在救援人员抬着裹尸袋来来往往的事故现场采访,面对过地方主管的当面质疑挑衅,找寻隐秘排污口时失之毫厘就会掉入滔滔江水,深夜孤身一人走在大山深处只为寻找事故真相……

回首这些年的记者生涯,我也许没有获得被报道者的赞美,但看到了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在报道野味黑市非法买卖动物、千年鸟道上的候鸟被杀戮的惨剧后;我也许没有得到所谓物质回馈,但看到大量资金投入后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改变——在推动铁路安全整治使死伤事故显著下降77.1%时;我也许没有争取所谓光环,但得到了老百姓的感谢——在报道17年没有解决的洞庭湖“私家湖泊”问题时;我也许没有去赢得所谓人脉,但得到了被批评者的心服口服——在一篇调查报道推出使得100多名官员受到处分时。这些报道成就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我的新闻职业生涯已过去十余载。调查研究,这一新华社报道的“传家宝”一直是我成长的重要方法和阶梯。调查研究的主题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调查研究的功夫却像老酒越陈越香,我将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修行”中,在全媒体时代,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以笔为刀:

推动解决老百姓深恶痛绝的问题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乘船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来到洞庭湖畔的岳阳市,嘱咐大家“守护好一江碧水”。当年5月,我了解到洞庭湖“私家湖泊”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危及洞庭湖防洪工作、霸占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公共资源的严重问题。我隐姓埋名、乔装打扮,三赴洞庭腹地,与同事冒着当地老百姓警告的“被发现会挑断手筋脚筋”危险,偷乘船只抵达湖心、爬上高墙环绕的“私家湖泊”内部,潜伏记录了3万亩的“生态毒瘤”内部湿地变广袤芦苇田、水面变超级养殖场、非法砂石码头买卖砂石的骇人景象,此后闯入“私家湖泊”背后主人、省人大代表夏某家中进行正面交锋,挑战生理与心理极限进行采访,完成了此篇揭露式重磅报道,引发系列反响。

当年6月,中央环保督察组赴洞庭湖督察拆除“私家湖泊”,水利部受国务院委派赴湖南展开专题调查,中纪委派专题调查组赴湖南展开调查,包括17名厅级官员在内的103名公职人员被问责。

报道掀起巨大的舆论冲击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跟进报道,掀起一场声势和力度空前的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被誉为洞庭湖生态保护工作的历史转折点。

以下塞湖为代表的洞庭湖生态整治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中的湖南生态环境治理唯一典型案例,也是湖南省纪委十年来切实推动“国之大者”落地见效四大典型案例之一。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12年来,以“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的要求,我采写了许多调查研究报道作品,多篇报道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洞庭湖‘私家湖泊’”“野味黑市调查”“普速铁路隐患调研”“畸形网络追星”“长江禁渔系列调研”“脱贫攻坚系列调研”切实推动了相关领域工作。稿件多次入围中国新闻奖,入选《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新华社改革开放以来优秀作品选》,多篇报道获评新华社社级好稿等荣誉,数次获评各编辑部、湖南分社先进个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来源于单位对我的栽培、认可和厚爱。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做刀”,韬奋先生的名言,化为我报道的动力。多年来,对于“党和政府明令禁止”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 我都以极大的勇气发声,以推动中央政策落实,捍卫人民群众利益。

2020年3月30日,一列火车运行至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境内时,车厢脱线倾覆,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我与同事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由于现场被管控,记者很难展开采访。在不断采访突破,与施救单位、周边群众、铁路职工沟通的过程中,我越发感觉到,全面掌握事件原因对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危及铁路乘客人身安全非常有意义。深夜冒着大雨翻山越岭,我孤身一人徒步走出事故现场被封锁区域,与同事会合后前往获救者所在的医院,获得大量独家信息。在分社领导的支持下,经多方采访核实,推出“普铁安全问题”相关稿件,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引发全面整改。

2014年,我和同事在洞庭湖区采访时,了解到部分地区群众饮水艰难、常因抢水打架而揪心,走访湖区三市十县后推出“洞庭湖部分群众守着‘水窝子’没水喝”等一组五篇报道后,得到中央和湖南省重视。湖南省委召开专题座谈会,并特别邀请新华社记者出席,与湖南省各厅局、湖区市州负责人一起研究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洞庭湖“水危机”。此后,洞庭湖水环境问题成为湖南省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课题之一,湖区百姓饮水难问题得以逐步解决。

践行“四力”:

以扎实调研采访推出精品报道

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的优良传统。自入社开始,新华社记者就要求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继承调查研究“传家宝”,找到事物的规律和问题的症结,为相关制度化治理措施的出台,做出有益的调研推动。

从业以来,我以持续追踪、深入采访的调查研究作风推动一批沉疴宿疾问题解决。采写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调查引起中央关注,推出的“长江‘禁渔’追踪”报道有力推动长江大保护工作开展;“脱贫攻坚”系列调研进一步夯实了贫困地区脱贫之基;“镉污染耕地治理追踪”“有毒金属铊污染环境亟需关注”“‘锰三角’污染隐患丛生”“‘世界锑都’锡矿山转型困难重重”等报道,推动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

在谣言满天飞的舆论场,突发事件是考验媒体报道公信力的一块“试金石”,从业十余年来,我总是想尽办法,第一时间抵达湖南境内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现场,抢先发出新华社独家报道。

在导致54条生命瞬间葬身火海的“7·19”沪昆高速客货车相撞事故中,我和同事奔跑至事故客车,身边只有救援人员抬着裹尸袋来来往往,我们就在那里采访记录,首发报道;在“2·14”湖南娄底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我和同事冒着严寒,通宵坚守在矿洞出口等待救援人员出矿井,了解到煤矿采用冒名顶替方式,将10名遇难者瞒报为9名后,我发出《瞒报遇难人数,好大的胆》的署名评论报道,当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等被立案调查,还逝者以尊严;导致442人遇难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引发举世关注,我和同事始终坚守在沉船现场,冒着感染血吸虫的风险在长江岸边紧盯事故调查进展,发出一篇篇独家报道;在去年“4·29”长沙望城居民楼倒塌事故发生后,所有的媒体都被拦在警戒线之外,我乔装打扮,冲破重重关卡,成功进入现场,与同事发出新华社的现场报道。

守正创新:

提升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无论社会环境、舆论生态如何变化,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调查研究,离开优质内容的所谓“创新”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融合时代,我坚持以调查研究的“道”与创新表达的“术”相结合,将“硬题材”与“新表达”相融合,探索调查调研报道新媒体传播的新路子。

2012年,我得知全球候鸟迁徙中部通道必经的“千年鸟道”存在严重残杀买卖候鸟一事之后,与同事广泛采访环保志愿者、当地村民、管理部门、业内专家后,推出《“千年鸟道”成“屠宰场”,谁之罪?》《中国“千年鸟道”上的“候鸟保卫战”》等稿件。在发出文字调查的同时,与总社编辑部联动,以文字加图片的方式在微博上推出相关话题,迅速引爆网络,引发全民关注,“候鸟保护”成为年度热词,一大批候鸟保护民间组织应运而生。

2016年,我和同事深入洞庭湖腹地,亲眼目睹由坚硬的铁丝网和高耸的瞭望塔组成的“鱼牢”一望无际密布在湖洲深处时,内心的震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在形成文字调查报告的同时,我们用新华社现场云推出《洞庭湖“鱼牢”密布,人也插翅难飞》这一报道,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在网络引发广泛关注。此后湖南省高度重视,大规模拆除了洞庭湖中泛滥成灾的“天罗地网”,再次显现出调查报道新媒体传播的威力。

2018年,在进行洞庭湖“私家湖泊”调查时,我与视频报道同事提前准备,将矮围中触目惊心的画面、与当事人对峙的过程、和当地部门负责人一起去现场核查对质的画面通过航拍、隐秘拍摄等方式全程记录下来,文字报道与视频报道同步传播,在腾讯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传播上亿次;2020年,我在新华每日电讯推出《中国野味市场调查》上下两篇报道时,配发了独家掌握的黑市交易现场视频,再次引爆网络。

有人说,新闻记者永远年轻,可能就在于在喧闹嘈杂的世界中,好的记者永远要保持激情和初心。希望在我回首人生时,我可以骄傲地说——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作者系新华社湖南分社领衔记者)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3期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