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强:湖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

时间:2017-11-17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王文强

王文强:湖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图1)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两会的时候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的时候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那么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即要达到城乡同步繁荣兴旺,实现融合发展,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实现全面现代化过程都需要贯彻的战略。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湖南怎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来看,湖南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湖南是多年来一直在缩小,2016年是2.62:1,而全国是2.72:1。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很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这是实实在在地在推进。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而经营性收入却增长缓慢,2016年这一增速是5.8%,低于工资性收入增长幅度3.7个百分点。所以,湖南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最核心还是产业的问题,也就是说,工农业的差距是城乡差距中的最关键因素。从这一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应该是湖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当前的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一部署的落脚点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有深刻的含义。中国人多地少,小农户在较长的时期内仍然将是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就是说,小农户可能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只有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道路,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以这是基于中国国情提出的十分务实的要求。湖南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60%,大部分土地属于丘陵地区,土地分散经营甚至零碎化的特征尤为鲜明,虽然去年耕地流转率达到41%,但这大部分仍然是小农户之间的流转,所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经营也仍然是湖南较长时期内的重要特征。因此,湖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的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战略举措,这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尤其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一要求,提供了湖南路径,为湖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到了重要抓手。我认为湖南今后一段时期在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上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1.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结构问题。湖南农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结构问题,区域结构趋同,农产品无序竞争、供求失衡较严重。所以湖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核心是以本地的优质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品牌经营为纽带优化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要建立地方特色产品的资源库,尤其应该制定本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保护规划及推进措施,大力开发地标性农产品资源,注重把品种做精、做优,及时制定农产品标准和生产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经营,对于可以规模化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保持产地特性、技术传承、质量品质的基础上,积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维护市场秩序,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要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潜力,积极培育品牌。现在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有品无牌”和“有牌无影响”并存的问题。因为太散乱,规模太小。一个地方的特色品种,你也搞,我也争,企业在搞、家家户户也在搞。所以要注重对地方特色品牌的培育和保护,推进自然地理条件相似地区的同类农产品品牌整合,避免同类型产品品牌之间恶性竞争;鼓励已经形成行业优势的品牌企业利用资金、技术、设备和市场营销等优势,采取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开展跨区域行业整合,提升品牌影响力。

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对于湖南来说,一个重点是扶持精深加工项目,不能再小打小闹,形成标志性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接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品牌。第二个重点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第三个重点是加强对休闲农业的规划引导。创新产业融合模式与经营方式,支持整合区域资源,统一品牌、规划线路、产品开发、营销与监管服务,着力培育知名品牌。

总体来讲,都是一个统筹引导、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是把零散的、各自为阵的小经营主体通过产业链、利益链、信息链整合起来,实现品牌化、集群化、创新化发展。

2.提升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特色产业的发展,第一动力在于科技。着发展精细农业,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承载重任。重点在于,一方面科技创新也要以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再以数量规模为导向,而是注重特色、优质、生态;另一方面要在农业绿色发展、环境治理上下功夫。因此,应该选育推广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品种,提升良种生产能力和精准供应水平;加快农田水利设施技术改造,推广高效节水、节地农业技术模式;大力开发应用高效、绿色、环保型农药、化肥新品种,全面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加大土壤重金属修复治理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与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的普及与应用,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网络;开展全省涉农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农业各环节的应用。

3.完善以提高农民合作能力为关键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应该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

要建立健全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湖南农业转移人口多,务农的群体逐步以老年人与妇女为主,这种小农户经营更加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经营水平。因此,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各级政府在重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把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为政府引导与扶持政策的重要衡量标准。这不应该是简单的促进土地经营权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股份分红之类的利益联结,而是让小农户真正参与到现代农业经营中去,形成合作互动、共建共享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这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紧密对接的关键举措。湖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尚比较滞后,未来应该坚持政府与市场双重推动,不断加强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引导分散的农业服务主体通过各种联合扩大服务的区域范围,组织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开展跨县域、市域甚至省域的农机作业;引导农业服务主体组建跨区域的农事服务超市;探索组建“为农服务中心”网络。引导农业经营主体与服务主体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跨区域联合体,借鉴外省经验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各类主体的效益最大化。

4.推进以促进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为取向的农村改革。一是完善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降低经营者的经营风险,提高农业效益。二是破除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农村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所有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人,技术与资金都是随人流动的。因此,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引导农村创新创业。怎么培养?一是发挥农村精英的作用,二是发挥乡贤的作用,三是引导有意向从事农业的城市人力资源向农村流动。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比如户籍改革、公共服务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等。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人力资源与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本文系作者在湖南省社科院举办的“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乡村发现网根据录音整理


相关链接

省社科院举行贯彻发展新理念 转型升级补短板——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题研讨

罗云寿: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抓手

陈文胜:美好社会建设从乡村出发

刘茂松:科学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汤建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亮点与新

谢瑾岚:以“互联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

王文强:湖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