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杨顺顺:因势利导打好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牌

时间:2019-01-25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杨顺顺

湖南拥有承接东西、联通江海的“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担负着两型建设、绿色发展的国家任务,亟需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推动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成为全省开放崛起的特色抓手和重要支撑。

当前,全国各省市竞相开展绿色产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效益显著。比如新疆建设“中国-中亚生态环保合作基地”、建立环保产业国际合作服务平台,承接国家对外援助项目、发展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业、生态修复及沙漠化治理产业;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已与200余家使馆、商会协会及全球100余家知名企业密切合作,有效推动了天津开发区的节能和低碳改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引进先进治理技术、决策经验和孵化项目,现已成为几乎覆盖相关领域所有顶级国际组织、100余所大学、近千家企业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

近年来,湖南在开展绿色发展国际合作方面逐步具备了一定基础:一是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智能方向骨干企业;二是拥有亚欧会议框架下首家在华设立总部并落户我省的国际性科技合作机构——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三是积极主动对接绿色发展国际合作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如省两型委与世界自然基金委共同启动了“长江美丽家园计划”浏阳河示范项目,常德与德国汉诺威在城市水系治理方面很早就启动了对话项目。但总体说来,湖南仍然缺乏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合作平台,绿色产能国际合作的经营模式和政策设计有待完善。

在全国各地竞相实施“绿色+开放”战略背景下,湖南应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一是建设能服务全省的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综合性平台。参考亚太经合组织(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的功能模式,建设有助我省绿色供应链发展、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绿色信息共享的开放式、统一式平台。平台功能包括实现合作国家区域相关信息整合集成,提供生态环保信息共享、绿色供应链合作、环保产业技术交流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研究、智库咨询、登记认证、绿色融资合作、专项税收优惠、涉外法律服务等方面精准服务;举办国际论坛,加强与相关国家使领馆、节点城市和商会协会的对接,逐步构建常态化国际对话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完善国际绿色产业合作模式,促进产能合作交流。一方面,依托我省现有优势领域,通过技术联合研发、示范工程建设、国际投融资等形式,拓展绿色国际合作领域范围,重点加强尖端种业、节能环保装备、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等方面合作;做好优势项目国际推广示范,扩大与美、日、欧盟、东盟、非洲等区域交流,提升我省相关产业品牌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快开展环保产业技术合作园区及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国内外优势环保产业集群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信息支撑和咨询服务,推动一批富有市场开拓能力的环保企业“走出去”,建设境外绿色产能合作示范基地,探索完善国际绿色产能合作机制。

三是加快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关键领域的国际合作。一方面,用好用足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这一重要平台,助力我省“一湖四水”流域治理。积极对接欧洲创新水伙伴、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等,促进围绕流域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村镇打造等设计推动一批国际合作治理工程。另一方面,强化土壤修复国际合作,加快瓶颈技术突破。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法律法规、资金运作、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方面的交流学习;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土壤修复人才和团队,与国际先进土壤治理企业、研究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同时支持我省该领域骨干企业和治理模式进军海外。

四是探索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探索设立区域性绿色发展国际合作基金,开发绿色信贷等金融产品,重点支持我省及合作国家、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和能力建设项目;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市场,促使绿色技术国际转让更加便捷;探索建设绿色经济国际合作示范区,引进全球知名绿色金融企业和资本市场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环境权益交易制度,强化金融风险防控,健全全省绿色金融体系和管理框架。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1月24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